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武威攻鼓子

项目编号:国Ⅱ-Ⅲ-42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武威攻鼓子


一、概述

   武威古称凉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武威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圣地,也因此留给后人许多经典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威攻鼓子又名凉州攻鼓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攻鼓子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及其周边地区。据史料记载应该是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孙等某个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遗存,是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逐渐演变后来流入民间并得以传承。



二、历史沿革

  关于攻鼓子的起源在四坝镇有不同的说法。传说:汉武帝时,河西匈奴部落中有两个王,浑邪王和休屠王。此二人分管河西东部与西部,休屠王居住的“休屠城”就在今天四坝镇三岔堡。元狩二年(121年),汉武帝派将军霍去病发动了著名的“祁连山之战”,打败了浑邪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紧接着霍去病将军带领很多兵马攻取了休屠王的城堡,连续进攻几次都拿不下来,正在兵困粮尽的危急关头,汉军一名大将急中生智,挑选出一支精兵强将,装扮成一支民间“社火”队的鼓手表演者,把短兵器藏入鼓内,混入城内,麻痹敌人,终于出其不意,里应外合攻破了城池,取得了胜利。从而将这种鼓取名“攻鼓子”。

   又传,当年苗庄王的军队因战斗节节失利,被围困于城寨之中,面临全军附魔的危险。无奈,将兵器藏入鼓腹中,乔装打扮成“社火”队出城表演,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攻鼓子”因此而得名。

   在郭承录主编的《武威史话》中却认为“攻鼓子”发源于唐朝大历年间,其缘由与上述说法也大致相同,均含有暗藏兵器,攻取城堡的意思。不过,我们从攻鼓子鼓手着装的黑幞帽看,这是唐朝男子典型的首服。在当时这种幞头巾帽应用的最为广泛。由此可见,攻鼓子所用裹头的副帽是唐代的遗俗,那么说攻鼓子发源于唐朝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四坝镇杨家寨子传承的“攻鼓子”被誉为“西部鼓魂”。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是攻鼓子的主要传承地,该村大约近500户2000多口人,90%以上都是杨姓,全是汉族。村民信仰天主教、道教和佛教。



三、道具器材


   攻鼓子的表演用鼓是呈直桶形,鼓身涂红色,上系红色背带,鼓高30厘米;鼓面用牛皮蒙制,直径20厘米,上绘太极图。采用当地产的红柳木制作的鼓槌有重量,韧性很好,击出的鼓声有力度、有弹性和跳跃感。鼓槌也可以用枣木制作,在鼓槌根部分别缀有红、黄两色彩绸带。

   表演攻鼓子需要特定的装扮,演员上身着黑色太保衣,下穿黑色灯笼裤,用裹头的黑布制成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两根彩色野雉翎,曰“招子”,取“上净天宇,下扫风尘”之意。幞帽上方装饰有一朵打红色牡丹花,帽下沿正中与两边缀以红色(以前常用白色)纸质折叠的扇形纸花,表演时纸花可以随身体的摆动自动开合,在头部增添了几分动感。脚蹬凌云快靴,鞋面缀大红色绒球,意在似箭步如飞,完全一副“夜行侠”的装束。正式表演时,脸上用色泽鲜艳的油彩打着怪异夸张的脸谱,脸上涂脂搽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翘。黑衣上还搭配着白领、白扣、白护腕,谓之“三白”,与黑衣在色彩上形成一定的反差,从化妆到装束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强烈的西部特色



四、基本内容

  传统的攻鼓子表演一般由十二人组成,不用任何锣、镲伴奏。由一人在前担任总指挥,当要变换鼓点、队形的时候,鼓手都看他的动作。攻鼓子的基本打法可以用四句口诀来概括,即:双手胸前画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这其中最有特点的打法就是双手在胸前交叉击鼓的动作,只见一条有力的弧线从空中划出,又强有力的击在鼓面上,击鼓时情不自禁的微微摇头晃肩,身体又不时前仰后合,举手投足,潇洒自如,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情感。表演中“弓箭步”运用较多,很注重身体“扎势”(即动作造型)。

   表演中双人的配合动作也运用较多,有背向、侧向的配合,有高低、前后的配合,每一个动作配合默契,姿态十分优美。鼓手在表演过程中要手到、眼到、神到,在撩、转、跃进间充分的表现出刚健有力、干净利落、仪表潇洒、稳健大方的动作特点。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古朴、苍劲、浑厚的个性风格。其中“雄鹰展翅”的动作是攻鼓子的个性化动作,具有西部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双手击鼓后从体侧向上举起,紧接着有高高跃起,似雄鹰展翅高飞,又如春燕从空中掠过,产生了瞬间的动态美。还有“战马凌乱”、“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登高望远”等雄健优美的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单槌鼓、四槌鼓、马蹄鼓鼓点轻重缓急,富于变化,产生一种神秘感。攻鼓子的表演不同于常见的“腰鼓”和“太平鼓”的打法,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时而发出震撼旷野的吼声时,犹如嘶鸣的战马,如雷的呐喊惊心动魄。跃起时形如虎跃,而后犹如巨龙一般冲将过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似有千军万马冲杀过来,所向无敌。

  “攻鼓子”的表演套路编排合理,阵法多变,结构紧凑:一开始是在“单槌鼓”中跳跃上场,旋即展开“亮阵图”,紧接着是由“四方阵”、“两军对垒”过度到“四门兜底阵”、“四门开花阵”,然后迅速构成“八卦阵”、最后在“亮三军”中结束。  真个表演过程变化万千,气势恢宏,使观者浮想联翩。攻鼓子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也不断演绎出“长蛇阵”、“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龙阵”、“连环阵”、“套莲花”“三箭突围阵”等各种阵法。鼓队的阵型更是变幻无穷,深藏玄机,进退变化有序,勇往直前。再看那沉着而稳健的步伐,那冷峻而刚毅的神情,那力贯千钧、变化多端的鼓点,震人心魄的气势使人放佛置身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攻鼓子的表演状态威武雄壮,与其“威武”的地名也十分贴切。

   在当地,凡遇庙会祭祀、节日庆典以及每年正月闹社火时,都有“攻鼓子”的热闹场面,乡民们会自发组织起来,走乡串户进行表演,有时还要举行鼓子表演,叫做“会鼓子”。“会鼓子”场面十分壮观,每一队鼓子都有一个领队指挥,上百队鼓子聚会在一起,有数十面大鼓配合掌握节奏,外加锣烘托气氛。几百人同敲一个鼓点,同走一种步伐,游走变化配合默契,进退开合,协调统一。

   攻鼓子动作幅度大,跨、跳、摇、晃、转、撩、跃、敲、扬等动作反复运用,全身各个部位肌群和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攻鼓子既是是一种广场舞蹈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极好的健身方式。



五、传承与发展

 攻鼓子是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门元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957年,杨家寨的“杨家八兄弟”身背攻鼓子,应邀远赴北京在怀仁堂和天安门广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自诩为“杨八将进京”。表演结束后,他们十分荣幸的在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支特殊的”农民演出队”也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当时参加演出的杨泽元、杨万里等7位鼓手均已故去,现在尚健在的只有80岁高龄的杨枝元老人了。他仍然担任着凉州攻鼓子艺术团的艺术指导,关心着攻鼓子的发展。

  “凉州区四坝攻鼓子艺术团”成立于1993年,并在当地文化和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成为一家合法的民间艺术团体,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门元担任艺术团团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万柱任副团长。杨万柱租了一个大院子作为攻鼓子的训练基地。闲时或者有比赛时,鼓队都会在这里训练。现在的艺术团成员已经发展到近二百多人,邀请表演者日益增多。每年承接的大型演出有三十多场,可见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艺术团成员主要还是以务农为生。

   攻鼓子是一种集娱乐性、艺术性和健身性于一体的民俗活动。只有让更多青少年接触并了解攻鼓子,培养他们的兴趣,为攻鼓子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才能让攻鼓子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凉州区文化馆和四坝攻鼓子艺术团提供。

相关视频
  • 凉州攻鼓子展示片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