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柳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您好,今天柳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之:代词,这里指学问和学业。

2、一、原文:战国 孔子《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二、译文:孔子说:“对于学问和学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4、”三、详解: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5、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6、扩展资料一、分析此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7、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8、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9、二、人物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0、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11、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12、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13、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