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南沙站设计亮相:打造超级综合交通枢纽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5月27日        版次:A06    作者:许力夫

     南沙站效果图

  将接入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地铁18号线等线路

  南沙站设计出炉啦!深茂铁路南沙站近日公布设计中标方案,南沙站设计以“大潮起珠江,弄潮正当时”为理念,车站外形展现广府骑楼文化,接入地铁18号线、15号线、38号线等线路,是实现1小时有效通达湾区主要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项目意义

  助力实现1小时通达湾区主要城市

  近日,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组成的设计联合体中标“南沙站建筑概念方案设计”项目。

  南沙站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中心,广州“五主四辅”铁路辅助客站之一,是实现1小时有效通达湾区主要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南沙站为高架站,除了引入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外,规划中还有广中珠澳高铁、中南虎城际、肇顺南城际,并接入地铁18号线、15号线、38号线等,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高品质超级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发展标杆。

  深茂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沿海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江门至茂名段已经建成通车,正在建设深圳至江门段,沿线经过深圳、东莞、广州、中山、江门五城。项目新建正线全长116.12公里,深江段共设西丽、深圳机场、滨海湾、南沙、中山北、横栏、江门7个车站,其中西丽、深圳机场为地下站,滨海湾、南沙、中山北、横栏为高架站,江门站为地面站。正线西丽至南沙段及深圳北至深圳机场联络线200公里/小时,正线南沙至江门段250公里/小时。深茂铁路南沙站至深圳机场站近40公里,行车时间仅需10多分钟。

  ●设计特色

  融入南沙特征  传承水乡与广府文化

  南沙是著名水乡,南沙站设计以“大潮起珠江,弄潮正当时”为理念,融入南沙地域特征,打造“如海面般起伏、如波涛般轻盈”的门户形象。

  方案设计保留河涌印记,再现地方传统文脉,形成1条车站为核心的南北中轴串联多条水网,多条水街连接公园、城市功能区,打造“站、田、城、海”相融的空间网络。

  车站外形简单明快,主入口设计提取广州传统民居“骑楼”屋顶的艺术形态。站房设计展现出海浪波纹荡漾的美好风光。通过光伏板与PVC膜、ETFE膜的组合同时解决采光与遮阳的需求。采用局部张弦的钢管拱的结构形式对站棚进行支撑与拉结,强化站棚的安全性。

  ●出行体验

  进出站流线顺畅 立体配套交通设施

  南沙站采用线上高架候车、夹层快速进站、高架匝道落客、地面通廊出站的模式,快速引入和疏散人流,将给人以良好的出行体验。将以“万屋相连,可生长的步行网络”为设计理念,建设“绿谷+24小时自由步道”的立体步行系统,缝合车站与周边地区,以及车站周边综合开发地块的互联互通。

  出站厅与城市通廊结合设计,一条宽敞高效的城市通廊配合出站厅使出站明确、方便接站、不走弯路,并把人流汇聚至商业区域。

  按照“零换乘,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绿谷为交通核,在站房两侧3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立体布局配套交通设施,地下设置地铁站,站房东侧布置公交车站和出租车场、社会车场,站房西侧布置社会车场、出租车场和公路客运站。

  利用精细化设计手段,将出租车、公交和大巴上落客区与停车场分离布置,实现场站分离。车站东侧结合站前路、万泰大道建设定向进站匝道衔接至高架层落客平台,出站匝道衔接至万新大道。车站西侧利用南沙港快速路辅道、灵新大道,构建高架进出匝道系统接入西落客平台,满足东、西两侧小汽车进站需求。保留地面进站通道,满足各类车辆地面到达需求。

scroll
 
 
  • 羊城晚报
  • 羊城区域
  • 新快报
    • (A01) 新闻导读
    • (A02) 重点
    • (A03) 党代会
    • (A04) 党代会
    • (A05) 党代会
    • (A06) 城事
    • (A07) 民生
    • (A08) 时代青年说
    • (A09) 热点
    • (A10) 体育
    • (A11) 娱乐
    • (A12) 财眼
    • (A13) 财眼
    • (A14) 财眼
    • (A15) 房产
    • (A16) 家居
    • (G01) 新东莞
    • (G02) 新东莞
    • (G03) 新东莞
    • (G04) 新东莞
    • (G05) 新东莞
    • (G06) 新东莞
    • (G07) 新东莞
    • (G08) 新东莞
  • 广东建设报
  • 民营经济报
  • 可乐生活
  • 艺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