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潮州市湘桥区以点带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民生工程做成了民心工程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1月30日        版次:T04    作者:方轶 孙毅

     ■意溪镇坪埔村村民在晒稻谷。

     ■铁铺镇坑门村,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走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污水处理的情况。

     ■意溪镇坪埔村里随处可见精致又别致的小公园。

     ■意溪镇是湘桥区美丽乡村示范镇,坪埔村是特色精品村。夕阳西下,坪埔村和金黄色的稻田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道路平整干净,池塘波光粼粼,公园树木交错,广场设施齐全,房前屋后是绿绿莹莹的小菜园和姹紫嫣红的小花园,一走进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坪埔村,眼前就是一片宁静乡村的美丽风光。意溪镇是湘桥区美丽乡村示范镇,所有行政村都达到了美丽宜居村标准。

  今年以来,湘桥区以点带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推进生态振兴。截至第三季度,全区265个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及以上标准的达到251个,占比近95%,其中107个村达到美丽宜居村及以上标准,占比超四成。投入1亿元推动22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创建,三个镇街已经完工,三个镇街完工在即。

  意溪镇坪埔村

  花小钱办大事 “四小园”推动村容村貌升级

  “村里变化太大了。”钟喜民是坪埔村的老书记,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他十分激动,“以前村里是脏乱差,都是黄土路,路边都是污水,去年做了排污,现在干净多了;以前的猪圈、厕所也都拆了,建成了‘四小园’,现在村里的环境、经济都走在了前面。”

  作为“四小园”建设示范村,坪埔村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闲置地,打造出小菜园9处、小果园6处、小花园10处、小公园5处,通过“小投入”打造“微景观”,实现“大提升”。如今,村头巷尾点缀着一片片花红草绿,房前屋后装点着一块块绿色菜地,不仅村容村貌再上一个台阶,而且透着浓浓的烟火气。

  这些美丽的“四小园”,有些是村民自己种植的,有些由意溪镇委托潮州市玉瑶山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简称“玉瑶山庄”)打造。“‘四小园’是‘花小钱办大事’。”玉瑶山庄董事长刘振华说,“首先是因地制宜,选择房前屋后的空地;其次是就地取材,利用现有材料进行设计;第三是强调实用性,种植小野菜、小配菜等,好看又有用。”他还强调,要建“有主人的‘四小园’”,“如果村民愿意自己建,他就自己建,自己负责;我们建的‘四小园’,则会交给附近的村民照顾,村民看建得这么漂亮,也都很乐意。”

  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广“花小钱办大事”的“四小园”,由玉瑶山庄编写的《潮州农村四小园建设指南》已经在潮州全市印发。“‘四小园’建在哪里,可以种哪些植物,如何布局,如何管养都有详细说明。”刘振华介绍说,比如说小菜园适合建在家门口,而小公园则适合建在经营场所附近,能够为商家招揽生意,商家也自然乐意负责管养。

  环境好景色美 旅游带动三产融合发展

  依山临水,处处是景,现在的坪埔村,不仅达到美丽宜居标准,还是意溪镇的特色精品村之一,还入选了第三批潮州市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2021年春节期间,坪埔村联合玉瑶山庄打造的连片花海成为网红打卡点,许多游客来拍照、野餐,甚至拍起婚纱照。村里的后埔龙山上,还有一条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驿道,390多个石台阶从山底铺到山上,曾是古人的采茶路、抗战时期重要的物资通道,2019年进行了修复。坪埔村副书记钟和贵介绍,古驿道很适合徒步,还计划在两旁种上果树,将来可以赏花摘果,为村里再添一景。

  意溪镇党委书记陈奕煌表示,镇里将依托河内片区独特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等优势资源,将五个省级新农村及玉瑶山庄、紫莲森林度假村等“网红景点”串连起来,连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并利用坪埔村潮州设施蔬菜产业园的优势,开发以农业科普、农业研学和农事体验为主导的农业体验游,提供沉浸式、多样性的乡村旅游体验,并全面带动辖区农副产品加工、农家民宿、农家宴等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铁铺镇坑门村

  政府支持镇村主动 超前超量做好民生工程

  林叔在铁铺镇坑门村开了一个小型茶叶厂,以前雨水、污水都从厂房旁的一条沟渠流走,臭味总是盖过了茶香。10月24日,村里的污水处理工程完工后,污水都从地下管道排到村口的农田,茶厂终于闻得到茶香。

  湘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和伟介绍,上级下拨的资金和任务是完成5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坑门村有7个自然村,我们不可能放下两个村不做。”坑门村村支书蔡川镇说。

  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民生工程?“政府资金‘抛砖引玉’,村里结合实际安排项目,再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筹资金,全村支持,这个工程才能超前超量完成,实现‘双超’。”铁铺镇副镇长庄泓总结说。

  整个污水处理工程需耗资约250万元,超过下拨资金50万元,而这差不多是坑门村一年的集体经济收入。蔡川镇告诉新快报记者,为此,村里召开了几次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从党员开始,我们号召两委班子要以身作则,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条心地把这个民生工程做好。”

  事情推进得十分顺利,很快村民们就达成了共识,由村集体和各个自然村自筹一部分资金,一次性完成全村7个村的污水处理工程。

  “没有村民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工程不可能这么快完成。”庄泓告诉新快报记者,当时村里到处开挖,各家各户门前都挖开了,生活都受到影响,有几天下雨,进出更加不便,但村民没有人抱怨。施工中常常有挖破水管的事,还有一次,挖机不小心挖到了村民家的墙壁,村民都很配合,很快就解决了问题。村干部也是没日没夜地守在现场,做好协调工作。工程后期,还有乡贤主动把铺设管道的土路填平并硬底化,“大家共同携手把这个工程建好”。

  在坑门村的一个污水处理集中点,空旷的地下伸出一条粗粗的水管,水管通往一大片农田菜地,经过处理的污水从这里排出来,正好灌溉农田。村支书蔡川镇表示,近期将利用好各村污水集中处理点上方空地,计划进行“四小园”建设,既方便村民娱乐,又提升村容村貌。

  如今的坑门村,房屋边的沟渠干干净净,村道中间的暗渠从各家各户汇入集中处理的化粪池,走在清新的乡间空气里,庄泓感慨地说:“这是造福子孙的民生工程,所以大家愿意出钱出力来做。”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 责编:杨升华 / 美编:陈凤翔 / 校对:蔡佳

scroll
 
 
  • 羊城晚报
  • 羊城区域
  • 新快报
    • (A01) 新闻导读
    • (A02) 重点
    • (A03) 城事
    • (A04) 乡村振兴
    • (A05) 乡村振兴
    • (A06) 妇女手工大赛
    • (A07) 民生
    • (A08) 新公益
    • (A09) 乡村振兴
    • (A10) 文体
    • (A11) 财眼
    • (A12) 彩票
    • (AT01) 金柜台奖
    • (AT02) 金柜台奖
    • (AT03) 金柜台奖
    • (AT04) 金柜台奖
    • (AT05) 金柜台奖
    • (AT06) 金柜台奖
    • (AT07) 金柜台奖
    • (AT08) 金柜台奖
    • (AT09) 金柜台奖
    • (AT10) 金柜台奖
    • (AT11) 金柜台奖
    • (AT12) 金柜台奖
    • (AT13) 金柜台奖
    • (AT14) 金柜台奖
    • (AT15) 金柜台奖
    • (AT16) 金柜台奖
    • (T01) 乡村振兴
    • (T02) 乡村振兴
    • (T03) 乡村振兴
    • (T04) 乡村振兴
    • (T05) 乡村振兴
    • (T06) 乡村振兴
    • (T07) 乡村振兴
    • (T08) 乡村振兴
    • (T09) 乡村振兴
    • (T10) 乡村振兴
    • (T11) 乡村振兴
    • (T12) 乡村振兴
    • (T13) 乡村振兴
    • (T14) 乡村振兴
    • (T15) 乡村振兴
    • (T16) 乡村振兴
    • (T17) 乡村振兴
    • (T18) 乡村振兴
    • (T19) 乡村振兴
    • (T20) 乡村振兴
  • 广东建设报
  • 民营经济报
  • 可乐生活
  • 艺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