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州日报 | 沧州晚报 | 河间周报 | 今日渤海网
2023年03月31日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朗读

寻访运河沿线学校

多样化办学 丰厚沧州教育史

本报记者 杨金丽

训盲学校已无,先斯院老槐树仍在。王少华 摄

沧州文庙有600多年的庙学教育,如今这里还会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王少华 摄

乐善园小学曾在博施医院西侧,如今这里建起了博施博物馆。寻访运河沿岸学校的座谈会在此举行。吕国良 摄

在陈建英、陈国胜的指导下,博施博物馆特意为本次寻访运河沿线学校制作的地图。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不仅浇灌了两岸良田,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民众,还滋润了两岸学校建设和发展。从永济桥一路向南,各级各类学校应运而生。

沿河两岸,有沧州最早的庙学教育,有书院、义学、私塾,有在祠堂、寺庙上建起的新式学堂,也有津南最高学府、最早的新式学堂、最早的女子学校。除了官办教育、家庭私塾外,这里还有长芦盐运使、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学校……几百年的历史长度,数不清举子学人的求学故事,让它们在沧州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些学校有鲜明的大运河痕迹。它们创建年代不同,最早的已历600多年。即使同一座学校,不同年代也常有校名更迭、校址变迁。探究、考证这些学校以及背后的故事,大家常常为一个个新的发现而欢呼雀跃。

庙学·书院

从解放桥向东,走不多远,就到了文庙。老树新绿,掩映着红漆的大殿、黄绿的琉璃、青灰的檐兽。这座代表明清艺术的建筑,就是沧州庙学教育的所在地。

庙学,即官学,这是中国科举年代最重要的教育形式。

运河漕运的发达、经济的繁荣,为沿线城市举办教育提供了条件。沧州庙学兴盛,文字记载始于明代,而这正是沧州城迁来运河边的时候。

民国二十二年《沧县志》中记载:“孔子庙在治城西南隅,始建者无可考。明初创修,规制渐备。由明而清,历代均有增修。”文庙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成就了沧州“幞头城”的城市布局,数百年来还培养出无数学子,让沧州成为人文懋著之地。明代,沧州跻身18座“运河名城”之列,既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又有文化教育之功。而这些都得益于运河。

文庙内的洪武学校格式碑文,内容涉及招生来源、名额、师生待遇、学习科目等。明清时期,沧州庙学设学正、训导。作为主管庙学教育的文官,他们还负责生员的教学、指导和考核。

保证文庙正常运行的是学田制度。明清两代,历届沧州官员和长芦盐运使多为文庙置办学田。清末,学田已达200多顷。500多年,学田地租从未被贪污吞没,由此可见教育在人们心中是何等神圣。

自汉至元的1600多年间,沧州士子科举者寥寥无几。到明代,考中进士的有33人,清朝进士77人,两朝共有进士、举人600多人。这一切不能不说得益于庙学。

沧州还有浓厚的书院文化。离运河不远,隐藏着两个历史悠久的书院:明代的天门书院、清代的渤海书院。

在高楼林立、商业繁华的新华路与清池大道交叉路口的东北角里,藏着一个秘密的地方,这就是沧州衙署遗址补山楼。紧邻其东,原有一座小小书院,这就是史料记载的沧州城第一家书院:天门书院。

《沧县志》中记载:“天门书院,在州治东,规制整齐。万历二十七年,巡盐御史毕三才、运使何继高等创建。凡附近州、县优行诸生,不拘民、灶(盐户),取入院会课……天门书院有号房七十五间……清雍正初,升沧州为直隶州,知州重建学院,置考棚八十楹。其时拔取者鼎甲连绵,位跻通显,人文之盛,畿辅首屈一指。迨雍正九年,沧州改隶天津,学院遂废。”如今,它已痕迹全无,湮灭在一片耸立的高楼中。

天门书院被废70多年后,嘉庆年间,另一所书院面世。这就是现在实验小学的前身:渤海书院。

实验小学校史馆中,那些展牌和老照片,复活了渤海书院的昨天:清嘉庆年间,在老沧州城内张家胡同北,渤海书院破土动工开建;道光、同治年间,渤海书院3次重修;光绪年间,书院增修考棚,19年后,这些考棚派上了大用场,天津府试科举考试在这里举行;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是沧州城内最负盛名的教育机构,为沧州培养出大批才俊……历经200多年历史烟云,渤海书院依然未改教书育人的本色。

在天门书院被废、渤海书院成立前,运河湾处,有一座沧曲书舍。这里流水环抱,花红柳绿,景色绝佳。它由州人张延绪创办,由名师讲学。其时,文人雅士相聚于此,研究学问,纵论古今,畅谈国事,意气洋洋。这座书舍,曾在雍正朝科举考试中连续取得佳绩,因此青史留名。而今,新建的百狮园中,沧曲书舍以灰瓦白墙的形象再现运河之畔。

社学·义学

明清时期,除了庙学与书院外,还有私塾、社学和义学。

沧州一直有重文尊儒、诗书传家之风。有条件的家庭设立私塾,延师讲学。一般家庭的子弟则到社学开蒙。“各坊、里俱有社学,选文行兼优儒生充社师,训诂蒙童。”《沧县志》上关于社学的记载很简单。清代沧州城内外共分五坊,坊内又设里。行走沿河,穿过曾经的严崇坊、北钟英坊、南钟英坊等,脚下的土地、眼前的建筑,也许就是曾经的私塾、社学,行走其间,似传来朗朗书声。

说到沧州城市的底色,不能不提一个“义”字。历史上,沧州从来不乏义士、义民;教育方面,义学也值得一提。义学是专门资助贫寒子弟上学的学校。沧州官宦士绅多兴办义学。长芦盐务批验所大使王凤冈、沧州驻军统领梅东益、辞官回乡后的王雅东、当时的一些名人能人刘凤舞、范清谷等,都办过义学。县志中记载了名字的义学有三所,包公祠义学、秉仁义塾、长芦义学(本报上期曾报道)。3所义学,秉仁义塾位于实验小学中,包公祠义学、长芦义学都在运河旁。

南川楼附近有一所训盲学校,也属于义学范畴。训盲学校的前身就是先斯院。据考证,这里是全国最早的盲人学校。

《沧州市教育志》编写者陈建英,为我们讲述了这所学校两个版本的故事。按照史料记载,明崇祯五年,湖北举人韩应龙被任命为长芦盐运使,来到沧州。当时沧州灾害频繁,十室九虚。本来只有督盐之责的韩应龙,“目击而心悲”,捐出俸银,在南川楼附近创办先斯院,用来资助无家可归的人员以及残疾人。

清康熙年间,长芦盐运使署迁到了天津,先斯院却保留了下来。这里的盲人口口相传,留下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沧州有个盲人曾帮助过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书生后来做了大官。他本想报答恩人,却遍寻不得,于是在运河边建起先斯院,用来资助更多的盲人。后来这里开办学校,教给盲人生活技能,算是一所特殊教育的义学。这个故事,还曾被纪晓岚记在《阅微草堂笔记》中。

2015年,记者曾与陈建英一起,在南川楼一带寻访过先斯院。而今故地重游,这里已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面。在古香古色的南川楼风情街上,一株老槐树被特意保护了起来。“就是这株树!先斯院的老槐树!”陈建英兴奋地摩挲着老槐树。当年,训盲学校专招10至15岁男盲童,开设算卦、说书、弹弦等课程。如今,它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

新学·新校

19世纪末,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戊戌变法,沧州出现了新式教育。

从解放桥一直往东,过文庙不远,路边一座学校。陈建英说,这就是曾经的牛市街小学,沧州新式教育的肇始地。

那是清光绪末年,留日学生李少峨回国后,受县署委派,在渤海书院旧址创立高等小学堂,不久迁到牛市街新建的校舍。此后,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沧州大地上。

熟悉情况的老人介绍,牛市街小学的校舍是古典式的青堂瓦舍,由三个大四合院组成,教室之外还有操场、礼堂。学生600来人,开设国文、算学、修身、音美、历史、地理等课程,趋向科学与实用。学校有校旗、校徽、校歌、校训、校服等。据早期革命家沈士敏回忆,他正是在这里开始认识世界的,为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牛市街小学历史上几度改名,如今已与东河沿上原有的顺河小学合并为回民小学,校址搬到彩虹桥旁。老校址如今由运河区特殊教育学校使用。同行者中,陈建英等三人曾在顺河小学读书。小时候的事情总是记忆最深。他们一边站在校门前,请摄影老师拍照,一边开玩笑:“我们和运河,是青梅竹马的感情。”

在新华桥与解放桥之间,河西岸曾有新桥小学、白家口小学、菜市口小学。其中,白家口小学就建在法华寺内。当年旧学变新学,民间的祠庙改学堂的事并不新鲜。法华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拆除后其木料建了新华桥。

说到新式教育,不能不提当时的津南最高学府——省立二中,也就是今天的沧州一中。它创建于1913年2月,是沧州现代学校教育转型的标志性符号。实际上,它离运河的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省立二中当初创办时,连校舍都没有,还是借用的牛市街小学的教室。后来经过交涉,最终选定在沧州北门外驻防旗军演武厅教场建立新校舍。从此,旗军训练场成了孩子们求学的校园,朗朗书声代替了铁甲长矛。前些年,沧州一中迁了新校址,如今沧州八中在这里继续办学。

新式学堂创办后,受新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让女孩读书。当时风气初开,男女不能同校,女校于是横空出世。

按县志记载,沧州共有女校13所。最早的女校是哪一所?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应在这3所中:由秉仁义塾改成的县立女子完全小学校、梅公祠内的县立女子高等小学堂、马场街女校。这些地方都在运河边,最远的也不过千米。

与训盲学校隔河相望,原本有一所乐善园小学。如今,这里是博施博物馆,成为大运河畔的景点之一。

19世纪末,英国人来沧在运河边南关口西岸建博施医院,同时在医院西侧建乐善园小学。“七七事变”后,学校终止。1960年,沧镇中学迁到此处,后改名为沧县四中。1961年改名为沧州二中,之后迁出。这就是现在的沧州二中。

乐善园小学青史留名,并不限于此。这座教会学校也是沧州早期革命的秘密活动基地。1931年,地下党员张德让在此任教,这里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早期革命的秘密活动基地。早期津南共产党的领导人潘漠华、廖华等,多次来此。早期从事革命的何启君、戴其萼等,在乐善园小学读书时就入了团。

博施博物馆馆长于龙华得知这次活动后,欣然邀请大家到博物馆举办座谈会。以这里为圆心看沧州教育,饶有意味:其东,是复建后的沧曲书舍;隔河东望,是曾经的训盲学校;其南,紧邻沧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其西,是育红小学。这个小小的圆圈进了太多的东西:从明代到今天,从历史上的书舍、义学到现在高标准现代化的校园。

春光明媚,大运河边的校园操场上,一群十几岁的学生正上体育课。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在塑胶跑道上疾驰而过。几百年来,多少青年才俊正是从校园出发,实现自我,报效家国,走上新的人生。历史、今天、未来,就投注到这个阳光洒落的跑道上。

2023-03-31 本报记者 杨金丽 寻访运河沿线学校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6710.html 1 多样化办学 丰厚沧州教育史 /enpproperty-->

PHP网站源码塘坑网站改版观澜百姓网标王推广东莞关键词按天收费坪山百度seo福田设计公司网站罗湖网页制作光明至尊标王光明标王龙华百度爱采购南联百姓网标王推广福田建站宝安网站建设设计惠州SEO按天扣费观澜设计网站南联网站推广系统宝安网站设计模板丹竹头建站石岩外贸网站建设坂田优化龙岗设计公司网站宝安企业网站改版坪山建站平湖网页制作罗湖网络营销坪地网页制作龙岗网站开发平湖百度关键词包年推广塘坑百搜词包坑梓百姓网标王推广平湖百度标王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