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这个最年轻的开发区,正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路

常州本地新闻 2019-05-23 09:07:3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中国常州网讯 “它以全市4%的地域面积实现了9%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的地区生产总值、18%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8年,在江苏省级开发区中,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水平跃升至全省第二。” 在今天(22日)上午召开的常州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常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何勇向记者介绍

中国常州网讯 “它以全市4%的地域面积实现了9%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的地区生产总值、18%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8年,在江苏省级开发区中,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水平跃升至全省第二。”

在今天(22日)上午召开的常州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常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何勇向记者介绍了其发展之路。

4年,在常州东部崛起

2015年6月,常州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撤销戚墅堰区和武进区,成立新的武进区。为加快东部地区发展,设立常州经开区。自此按下了其高质量发展的“启动键”,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空间与活力。

作为一个全新的开发区,怎样实现“四个区”的目标?如何做好特色产业?如何使经开区成为武进乃至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自成立以来,常州经开区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和东部新城建设两大核心任务,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奏响了“建成全市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的四大发展乐章。

目前,该区汇集企业13000余家,个体工商户21000多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3家;高新技术企业135家;入库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79家,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离常州市主城区较近,约15分钟车程,正在建设的地铁二号线直达主城区、贯通常州东西。高速、高铁以及大运河穿境而过,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体系。

四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聚焦先进交通装备、功能新材料、智能电机、绿色家居等四大特色产业,常州经开区形成了辐射力强的支柱性产业集群。”

以戚机公司、戚研所、今创集团、日盈公司等企业为引领,先进交通装备制造能力持续提升;以中天优特钢、星源新能源材料、华通焊丝、长海玻纤、强力电子、晨光金属涂料等企业为依托,功能新材料生产研发持续加快;积极打造神力电机、雷利电机、祥明电机等本土品牌,持续推动智能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提升佳饰家、贝尔地板、卫星装饰、洛基木业等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传统家居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四大特色产业产值127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4.1%。

重大项目积蓄后劲

该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累计招引产业项目89个,总投资609.5亿元,其中成功招引超百亿元项目1个,超10亿美元项目1个,超5亿美元项目1个,超30亿元项目4个,超10亿元项目14个。其中,60%以上的项目招引是通过注重激发现有企业投资热情和发挥现有企业“以企引企”作用落地签约。

以八大专题园区为核心重构经济版图,机电产业园、绿色家居产业园等加快整合提升,轨道交通、智能微电机、横林强化木地板三大集聚区先后获得高级“金字招牌”。

打造产城人融合新城区

常州经开区坚持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理念,着力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和内涵,城乡面貌实现了大变样。

开工新建道路33条,总里程59公里,大明路、漕上路等8条主干路实现通车,新增通车里程40公里。同时,在推进优质教育、优质医疗上实现了突破。省常中分校、经开区小学、横林宋庆龄幼儿园等学校建成投用,第七人民医院成为全市排名前列老年病医院,更有质量的教育医疗资源不断集聚。

此外,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累计关停化工、印染、电镀企业130家,削减煤炭消费总量51万吨,累计关停取缔、整治改造“散乱污”企业1100余家。据了解,2018年,常州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位列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第1位。(侯正萍)

来源:中国常州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