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清明螺,赛过鹅”,螺蛳这么美味,为啥买的人却很少

俗语“清明螺,赛过鹅”,螺蛳这么美味,为啥买的人却很少
2022年04月04日 11:38 每日美食讯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经常听老一辈人讲:“清明螺,赛过鹅”,螺蛳的最佳品赏期是在清明前后,此时螺蛳身上,没有籽肉质很肥嫩,吃起来也比较过瘾,所以人们对它的赞誉也比较多,可是如今我却发现,这种赛过鹅的美食,买的人却越来越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不是说吃螺蛳比吃肉都香吗?

风靡夜市摊的螺蛳,为啥现在吃的人少了?4个原因残酷却很现实。在以前螺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就是夜市摊中的“扛把子”,邀上三五个好友,一同去嗦螺蛳喝啤酒确实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如今却很少再看到这种情景了,原本以为,现在是螺蛳的销售旺季,却不曾想,很多的螺蛳放在那里,买的人却相当的少。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吃螺蛳的人越来越少了呢?我觉得主要由4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口味变化太大,品质大打折扣

以前的螺蛳大部分都是自然生长,因为它的产量比较高,如今的螺蛳都是养殖的,这个口感上其实要差很多,没有了以前的鲜甜,而且买的螺蛳,基本上都是处理过的,这个也很难保证它的品质是否比较好。

第二,受疫情的影响,夜市需求量减少

螺蛳出现的频率最高的地方,其实就是夜市,但是这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基本上很少有夜市大张旗鼓地开着,即使是开着,很多的地区处在封控阶段,也没人敢去吃,这样势必就会造成螺蛳的滞销,家庭中说实话,很少会每天去买螺蛳吃,这毕竟不是其它的肉,处理起来也比较的麻烦。

第三,食用安全的担忧,健康意识的增强

因为不知道螺蛳的出处,所以食用起来也比较的担忧。螺蛳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容易生长,如果环境比较差,或者是有寄生虫之类的,这对于食用安全问题是难以保证的,所以很多人也开始担忧这个问题,也减少了一大批的人去选购。

第四,烹饪的时候不好入味,口味偏重

螺蛳有厚厚的壳,但是吃的话,只吃螺蛳头,可食部位比较少,烹饪的话却又得下重料才行,而且螺蛳这种,你烹饪的时候,需要时间久一些,它才能完全的入味,太过于清淡的话,味道就会比较差,随着人们对口味需求的变化,这种重口味,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开始不吃了,他们更加追求清淡饮食。

俗语说“清明螺,赛过鹅”,螺蛳这么美味,为啥买的人却很少?其实最为关键的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其次就是人们的口味开始改变,如今处理螺蛳都是用机器操作,再加上味道也变化比较大,导致很多人开始不那么喜欢吃了。

  • 面条学着做,实在太香了,一周吃7次都不腻,营养又解馋

  • 难怪饭店的凉拌毛豆那么好吃,原来诀窍在这里,看一遍就学会

  • 比红薯通便,比芋头还养人,肝脏慢慢变好,如今正当时,别不懂吃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