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亿!聊城市加快打造互联互通、多网融合的现代水网体系

543亿!聊城市加快打造互联互通、多网融合的现代水网体系
2023年01月05日 1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记者 陶春燕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水网功能,全面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聊城市水利局组织编制了《聊城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22年12月14日正式印发实施。1月5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相云对《聊城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进行了解读。

《规划》分析聊城市发展现状,明确打造库河联调、五水统筹的水资源配置网,蓄排结合、系统防护的防洪减灾网,河湖秀美、生态宜居的生态景观网,智慧高效、功能完备的智慧水利网,加强水网综合功能的提升,形成互联互通、多网融合的现代水网体系。

《规划》的主要内容。完善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网。通过实施水系连通、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南水北调配套、雨洪资源利用等工程,完善聊城市“五横六纵”的水资源配置利用网,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河湖安澜的防洪减灾网。实施徒骇河、马颊河、金堤河、漳卫河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提高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创建景明人和的生态景观网。围绕徒骇河、马颊河及支流,引黄干渠等重要资源,以水为纽带,推动郊野公园与城市发展、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结合,拓展休闲娱乐的亲水空间;打造秀美宜居的中心城区网。以徒骇河、运河、二干渠、东昌湖等城区河湖水系为抓手,推动“水城融合”,实现城区水系连通,提升城区河湖生态;构建统筹融合的智慧水利网。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强基础信息感知网建设,实现智慧水利网的智能指挥与决策。

《规划》的突出特点。

突出“安全”为要。规划提出徒骇河、马颊河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提升骨干河道防洪能力;提出漳卫河马颊河连通、徒骇河马颊河连通、金堤河徒骇河连通工程,四条骨干河道实现连通后,可实现相机分洪,既降低防洪压力,又最大限度引用漳卫河、金堤河雨洪水资源;制定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形成由彭楼干渠右堤,马颊河右堤、三干渠右堤,西引水渠、沉沙池、总干渠、三干渠及徒骇河右堤组成的三道超标准洪水防线。农田涝洼地治理方面,提出完善自排与强排相结合的排涝体系,提高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城区防洪排水方面,分区计算汇水面积,确定汇水流量,合理确定泵、闸工程位置和规模,提高城区排水效率,确保城市安澜。

突出问题导向。通过现代水网规划和项目实施,解决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巡视巡察提出的雨洪水利用不足等重点要害问题。聚焦全市水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防汛压力大的问题,着力解决难点、堵点。在水资源配置中,提出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中水“五水”统筹的配置方案,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优化中心城区水系,拓展滨水空间,结合市域骨干河道建设郊野休闲公园体系等,做到“出门见水”,解决“有水不见水”问题。

突出水城融合。突出水城特色,做到水文化、水景观与水旅游体系融合发展;以水为主线,选取发挥主要连接作用的重要水系、湖库,建设“三道一带”,即:安全行洪通道、自然生态廊道、文化休闲漫道与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形成总长度约830公里的碧道,联动水系两岸资源要素,打造“会呼吸”的水系。提出实施运河、徒骇河船闸及连通工程,运河、周公河船闸及连通工程,打造以东昌湖、运河、徒骇河、周公河为主体的主城区“黄金三角”水上旅游线路。远期打造由北环河、西环河、南环河、四新河构成的四环路水系。

突出均衡配置。加强骨干河流治理,利用地上、地下水库与河流水系形成互补,创造性提出村庄坑塘利用新思路,对全市范围内6450个较大坑塘进行恢复改造,实现“一村一塘”,构建“长藤结瓜”式水系,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河、湖、库、渠、坑塘的水系连通,兼具防汛和雨洪水收集利用功能,彻底解决兴利与除害的矛盾问题,保障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突出规划项目化。重点围绕上级政策和省、市发展战略,结合聊城实际,做到近期与远期结合和重点突出,根据全市“五横六纵”的总框架,推动市县两级规划实现项目化,共规划14大类、39个小类工程,总投资约543亿元,其中近期(2025年)234亿元、远期(2035年)309亿元。同时,将近期规划项目列出清单,推动立项实施,成熟一个开工一个,加快规划落实落地。  

  • 淄博职业学院发布2024年招生章程

  • 果然视频|临沂这场“艇”不一样的活动,孩子们玩“嗨”了

  • 在王舍人镇中心小学,播撒一颗戏剧的“种子”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