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钟楼街保护更新,缔造太原府城新名片

千年钟楼街保护更新,缔造太原府城新名片
2022年02月11日 11:23 生活在山西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钟楼街

钟楼街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其府城核心地段,督军府—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之内,是一条“始于宋元,兴于明清,盛于民国”的重要历史街道。

街区演变

钟楼街片区西起帽儿巷、柴市巷,东至柳巷,南临中校尉营,北抵察院后街,总用地面积15.92公顷。它历史悠久、遗存丰富、人文荟萃、商业繁荣,具有“千年古街,百年商脉”之传承。

钟楼街旧时街景

钟楼街旧时街景

钟楼街旧时街景

和众多老城一样,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钟楼街及周边片区也出现了诸如交通阻塞、市政缺失、环境恶化、风貌遗失、业态失衡等问题。

更新策略

项目以打造“老城会客厅、府城新名片”为目标,遵循“减容、增绿、提质”的规划理念,秉承“保护、修复、激活”的更新策略,积极筹措资金、强化管控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循序渐进推动,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项目一期的建设,得到了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成为太原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和更新典范,形成了日人流量超3万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

钟楼街

01

遵循上位规划,

遵循“减容、增绿、提质”的规划理念

钟楼街片区位于太原府城核心地段,督军府—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之内。因此,项目在规划设计方面严格依照上位规划——《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同时延续其“减容、增绿、提质”的规划理念;并提出了“应保尽保、能留则留、宜空则空、循序渐进、全面提升”的设计原则。

府城区位

避免破坏性拆除。除了违法建设、棚户区、危旧房,以及对风貌影响严重的建筑之外,对片区内所有建筑质量尚可的建筑主体均依照“能留则留”的原则,加以改造和修复。

杜绝破坏性建设。项目摒弃传统开发项目的核算模式,不刻意追求“拆建比”,一切以风貌为主,依照“宜空则空”的原则,尽可能地增加城市绿地及开放空间。

总平面图

坚持高标准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地上地下同步、面子里子并重、前期后期统筹”,同时采取分期、分片推进,以及动态调整的工作手法,最终实现项目从交通梳理、配套完善、环境整治、风貌修复到业态整合等全方面的更新、改造和提升。

02

延续历史文脉,

秉承“保护、修复、激活”的更新策略

钟楼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厚重的文化传承,以及数代太原人的城市记忆。

钟民国时期改造前、后对比

因此,在此次更新改造中,设计团队秉承了“保护、修复、激活”的更新策略;以及传承历史文化、继钟楼街之“魂”,延续街巷肌理,续钟楼街之“脉”,重塑城市记忆,承钟楼街之“形”的更新手法。实现项目从历史文脉到总体格局、从街巷肌理到建筑风貌的全方位的保护与修复。

清代钟楼街改造前、后对比

首先是保护。对片区内5纵2横历史街巷,15处历史遗存建筑做到应保尽保。其中包括4处文保建筑、5处文物建筑、1处历史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钟楼街主街的100、120号民居、说书楼、民国日报社、毡房巷门楼5处历史遗存建筑,均是在拆除过程中排查发现并加以保护的,为钟楼街的传统风貌修复,在街道宽度和建筑高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国民日报社修缮前、后

其次是修复。在位置准确、史料清晰且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原址原貌复建了钟楼、按察司牌楼两处明代标志性建筑;根据历史信息和影像资料,通过立面改造或拆除重建的方式,复原了共和市场门楼、大中市场门楼,以及大宁堂、乾和祥、开明照相馆等一大批民国建筑;同时,对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分别建于50、70、80年代,建筑质量尚可、风貌相对协调的建筑也进行了保留;总计修复传统风貌32处。

改造后的大宁堂

最后是激活。通过现代空间的嵌入,全新业态的引进,以及文物的活化利用、老字号的回归和复兴等方式,最终形成钟楼街片区以民国建筑为主体,同时兼容各时期优秀历史建筑,体现城市发展时代变迁的整体风貌。

03

挖掘传统文化,凸显地方特色,

避免城市更新中的“千城一面”

充分应用地方材料,汇聚能工巧匠,挖掘传统工艺,树立“本土化就是国际化”的指导思想,是避免城市更新中“千城一面”的重要途径。

应用地方材料。大量使用地方材料,以及传统的老旧构件;同时,研究探讨出一整套将框架结构与砖木构造结合,现代商业空间和传统建筑风貌相融的设计手法。

汇聚能工巧匠。邀请全省砖雕、木雕、彩绘等方面的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为钟楼街传统建筑量身定做;同时,邀请民间师傅领衔,发挥山西古建师徒传承的工匠精神。

挖掘传统工艺。在大量使用传统建筑与砖木结构的同时,还挖掘了一批,有些已经在地方失传的传统工艺,诸如水刷石、斩假石、水泥花以及拉毛、剁斧等。

大中市场入口

CBC/专访

钟楼街片区的保护与更新项目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评价一个历史街区的更新,最大考量应该体现在“传承了什么文化?”“保留了哪些东西?”等方面,盲目模仿和凭空杜撰都是历史街区改造的大忌。

钟楼街片区保护与更新的最大亮点就是我们严格依据史料记载和影像资料,传承了晨钟暮鼓的府城文化,恢复了5纵2横的历史街巷,保护历史建筑,修复传统风貌,最终成“以民国建筑为主体,同时兼容各时期优秀历史建筑,体现城市发展时代变迁的整体风貌”。

大中市场

历史街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老建筑,承载着城市记忆;而中国又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该项目如何考虑“旧”与“新”的关系?

一个城市的建筑,既是城市变迁的见证,也是城市记忆的延续,所以,一个城市的建筑风貌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但也不应该是推倒重来的。

一个城市没有老的建筑,说明他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缺少新的建筑,说明他是不具活力的城市。因此,一个理想的城市应该是传统建筑和现代风貌并存的城市,而如何做到两者之间的和谐共融正是我们规划和建筑师的职责所在。

开化市场

此次钟楼街的城市更新,在“旧”与“新”的关系上,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现代的商业空间相结合。传统砖木结构往往不适合宽大的商业空间,还存在着保温、节能、防火等诸多方面的诟病;而全新的商业空间又因体量过大与传统风貌不协调。

因此,在此次钟楼街的城市更新中,我们对体量较大商业建筑的立面,包括第五立面,采取了分段和碎片化的处理方式,既保证了现代商业空间的功能需求,又维护了传统的外观形式和街区风貌。

在该项目中,文化的意义和地位是怎样的?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保护与新文化注入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历史街区的城市更新,首先就是要通过历史文化的挖掘,找到其文化特质和精神所在。如果把钟楼街比作一个人的话,建筑风貌是“形”;街巷肌理则是“脉”;而历史文化是“魂”,是起到统领和引导作用的。

钟楼街街景

钟楼街的“魂”是什么?回观钟楼街的历史,自民国初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商业化改造,与之伴随的是海派文化的渗透和西洋建筑的影响,从商业业态到建筑形式,无不体现出当时太原“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质。

因此,在钟楼街的城市更新中,不仅要从风貌上,更要从内涵上彰显这种“开放和包容”。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恢复传统风貌的同时,兼容其各个时期的历史印记,延续其包罗万象的建筑形态,同时还要注意营造新的空间、引入新的业态、注入新的文化,将传统文化保护与新文化注入有机结合。

老香村改造后

可以看到,该项目的完成度非常高。那么在设计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团队遇到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比较上海、天津、南京等其他城市,太原民国建筑有着其非常鲜明的特点:首先,它没有任何殖民背景,不存在丝毫的文化强加,而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和吸纳;其次,使用地方材料,以及磨砖、砖雕、木雕、彩绘等传统工艺,将传统的砖木结构与西洋的建筑形式完美结合,创造出一幢幢惟妙惟肖、形态各异的建筑形态;还有,过程中多数没有建筑师参与,而是一批匠人延续山西古建师徒传承的习惯,凭一个模板或一张草图而营造。

此次钟楼街的更新改造,以民国风貌为主体,复原了大量的民国建筑。如此大规模的复原,如何仅凭碎片的文字记载和模糊的影像资料,确保其还原的精准度是团队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20世纪开明照相馆影像资料

开明照相馆改造后

我们尽可能地找到每个建筑相关的影像资料,比如晋裕银号,先后找到了5张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历史照片,然后通过SU建模后全方位反复推敲比较,最终确定方案。在建造过程中,许多传统工艺已失传许久,比如门券、壁柱、檐口等一些复杂的磨砖造型,水刷石、斩假石、水泥花、水泥拉毛等外墙饰面做法,都是设计师和工匠师傅一起通过实样踏勘和反复试验、探讨琢磨出来的。

在改造钟楼街片区的过程中进行过大量的历史文化研究,这些内容与钟楼街片区后期的业态发展和产业升级有联动么?

有。首先,我们利用钟楼的基座和地下空间修建了“钟楼街街史陈列馆”。专门为一条街修建陈列馆,这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是不多见的,钟楼街就是这样一条有许多故事可讲的街道。陈列馆能让外地游客和当地市民了解钟楼街的历史,感受钟楼街的文化,借此也能提升钟楼街的影响力,对后期的业态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通过对片区115处老字号的研究,挖掘和传承钟楼街的商业价值,提出了老字号的传承、提升和回归等保护策略,再现老字号的繁荣景象。

另外,通过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植入,挖掘和利用钟楼街的文化价值,开辟了专门的文旅产品专区与非遗文化专区,提升了整个街区的文化品位。

乾和祥茶庄历史资料

震华药房历史资料

震华药房现状

乾和祥茶庄现状

钟楼街片区的更新对太原市意味着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城市更新模式,包括多渠道投入——政府投入与市场化运作并举的资金保障;全过程管控——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管控机制;高标准规划——分期、分片推进,动态调整的工作方法,确保项目能够向着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推进,实现从交通、市政、景观、风貌到业态的全方位的提升。对府城内其他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改造更新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其次,是推动了太原北部老城区的重振,通过改造后的效果来看,钟楼街的城市更新已经起到了带动整个府城文化复兴和商业回升的作用。

最后,是唤起了广大市民对传统历史的了解、对府城文化的自信、对古城风貌的热爱,以及对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被动到主动的热情。

钟楼街小白楼

  • 平松乡三泉村探索“五个一”新路径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 “三旅”融合赋能 “森林康养+”:后祁村风景独好

  • 山西首次运用“5G+应急通信”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综合演练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