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 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共创美好居住环境

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 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共创美好居住环境
2022年11月14日 17:36 惠州电台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在社区在基层治理管理上不断发力,通过系列措施推动社区文明建设,为社会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智慧“能量”。系列报道《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今天播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共创美好居住环境。

位于惠城区桥东街道的金沙俊园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去年以来,惠城区对小区进行了老旧小区微改造,通过翻新楼栋外墙、新建活动广场、铺设路面沥青、修建无障碍通道等措施,使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小区居民王阿姨:“感觉到很幸福,早上来我们就做操,志愿者陪着我们跳舞唱歌。现在感觉到改造出来很好,电动车什么都可以放,就又不会淋湿,以前破破烂烂的。还搞了一个广场给我们跳舞,下午都有人来这里弹琴。还有饭堂,我们不做饭的时候,有三菜一汤,我们就感觉到比较好。”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现代化体系的生动写照。桥东街道党工委委员陈子彦介绍,金沙俊园小区微改造的全过程都有居民参与,从听取建议、开会讨论到方案敲定、建设施工都征集了居民的意愿。“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整个改造之前,我们前期的社工入户进行需求的调查,调查完之后我们设计出一个基本的方案,然后召集我们居民代表我们过来进行研讨,商讨改造的方案,改造完了之后也是及时的听取我们居民的意见,建议我们对于一些相关的设施进行一些优化。”

社区基层自治不仅仅停留在环境的改造上,更要着眼于长久的自治和发展。陈子彦介绍,为了加强社区治理,金沙俊园每栋楼都设有党员楼栋长,专门收集居民对小区的意见和建议,让社区居民也成为基层自治的一份子。“建了一个叫做党群议事厅,第一个就是我们开通我们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我们线上我们像每栋楼门口贴了有一个二维码,是我们每栋的党员代表,你扫码的话,可以给他提一些意见建议。线下的话,我们这里就是党群议事厅,我们是每周三跟周五我们有党员代表,我们把这里打开的话,收集一下我们意见建议,包括我们小区里面有时候我们有一些居民一些纠纷,一些矛盾的调解,我们也都是在这里面进行的。”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治理专业性,桥东片区还设立了“双百社工站”,由专业社工负责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米”。社工张竞立:“有些居民可能是岁数较高或者是身体不便这种,我们做到政自己要先了解,要熟透这些政策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要那么那么我们就会在面对那些社区居民,能够精准判断他可以申请什么项目,可以申请到哪些补助,这就是我们社工自己本身需要所具备的一些专业知识,才能够做到的一些比较精细化的服务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改造641个老旧小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聚焦群众关切,立足实际实用,开展社区“微改造”“微提升”,建设一批“长者之家”、“健康之家”等生活服务设施,让群众感受“家门口的幸福”。我市还将持续依托“双百工程”乡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区)社工点等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开展“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惠州电台

责任编辑:杨荧

  • 提醒!广东高考准考证明天起打印

  • 职工生育津贴怎么领?广东新规发布→

  • 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竞拍公告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