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任务艰巨,聊城临清靠什么突破掣肘?|东望

工业转型任务艰巨,聊城临清靠什么突破掣肘?|东望
2021年08月19日 19:41 新浪山东头条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轴承产业(资料图)

轴承,俗称“钢圈”“钢铃”,是现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被誉为工业机械的“关节”。目前,我国现有瓦房店、洛阳、浙东、长三角和聊城等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这五大产业基地基本占据中国轴承发展的“半壁江山”。

正是依靠这种“小零件”,聊城临清烟店镇获得了“中国轴承之乡”“中国轴承贸易之都”称号,轴承年销售额达到300亿元。那么,临清轴承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临清的轴承产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1958年该市建立了第一家轴承厂。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千家万户搞加工,千军万马闯市场”是当时临清轴承市场发展的生动写照。然而,“散兵游勇”、势单力薄,限制了轴承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品牌效应。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的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轴承产业也是如此。

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从家庭小作坊到产业集群,从粗制滥造到品牌创造,从杂牌军到行业“隐形冠军”,目前临清已经形成轴承特色产业集群,临清烟店镇轴承专业批发市场规模效应凸显,成为聊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来看,轴承产业是临清市的主导产业,拥有一批国内行业领先企业,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涵盖轴承产业的全链条,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但也存在着龙头企业较少、人才匮乏和品牌影响力较弱等问题,这成为临清轴承进一步发展的掣肘。

首先,临清轴承企业代工或贴牌较多,这使得产品附加值较低。大多数是通过主机厂的零部件商间接配套,直接配套的寥寥无几。

其次,因为低端贴牌,临清轴承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虽然烟店轴承市场的知名度有了较大提高,但品牌影响力仍然较弱。

此外,临清轴承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匮乏,轴承企业大部分是私营户和中小企业。再加上产业发展缺乏组织协调和规划引导,造成了技术落后的企业大量滋生,形成恶性循环。

这些现象背后原因是,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

具体来说,临清轴承企业产品多数集中在靠量赢取薄利的低端产品上,或者集中在产业链底端的代加工上,真正为高端设备、精密仪器配套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不多;同时,临清轴承企业缺少合作意识,产品竞相模仿、为竞争压低价格,与江浙地区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协作配套的良好格局相差甚远。

为此,临清轴承企业亟待转变思路,加大研发力度,构建研发、制造、孵化三位一体的产业链生态体系;注重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行业有影响力的轴承企业集团,形成区域产业品牌。

在人才方面,除了培养本土创业者,临清还需引进海归、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回归的创业者,各个领域的专家及跨界的新锐。同时,运用当地优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传递给当地企业,摆脱低端制造的局面。

特别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临清轴承产业亟需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开发具有特色优势和竞争力的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培植传统制造业新动能。目前来看,临清要做到这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临清市烟店镇:小轴承“转”出百亿大产业,临清微视界,2019.08.28;

2.蹲点影记①|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山东有一个,大众日报,2021.07.11;

3.淳悦峻.临清市轴承产业实现动能转换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8(09):110-112.

  • 高考期间,得益乳业设置爱心牛奶营养补给站为高考提供健康保障!

  • “这就是威海·精致好品”全国网络大V行活动启动

  • 豪迈科技:行业“世界龙头”却不具备较强话语权?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