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政策再优化,中国敞开大门“迎来送往”| 新京报快评

出入境政策再优化,中国敞开大门“迎来送往”| 新京报快评
2022年12月27日 15:43 新京报评论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在出入境政策松绑之后,必然会为跨国学习交流创造更多便利,也为未来恢复出入境旅游积累“势能”。

▲12月26日,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旅客们拖着行李办理值机手续。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文 | 京客

入境不用再“5+3”了,只需核酸阴性就可“0+0”。

就在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原有的“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随之而来的,还有出入境防控政策之变:按照最新方案要求,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将取消,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一并取消的,还有“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同时,公告提出,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消息一出,仅15分钟,某OTA(在线旅游)平台上的国际机票搜索量增长7倍,另一家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半小时内热门海外目的地搜索量同比大涨10倍,出境(含港澳台)机票、酒店搜索均达到三年来峰值。有些留学生将回国提上了日程,也有很多人准备安排上久违的出境游了。这也是“烟火气回归”在跨国流动层面的投射。

毋庸置疑,三年来,疫情在全球的扩散蔓延,对国家间正常交往的阻断、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清晰可见。在新冠肺炎当初肆虐之际,将“外防输入”作为严守出入境国门安全的要求,也是顺应时势的做法。而如今,随着新冠病毒在持续变异中传染性增加、毒害性减弱,及时调整优化防疫政策也是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优化出入境相关政策,也是系统性政策调整棋盘中的落子。

尽管是“忽如一夜春风来”,但这来得并不突兀:从14+14、14+7到7+3、5+3再到0+0,从建立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到取消该机制再到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可以看到,我国出入境政策结合病毒潜伏期与致病性等因素因时因势动态调整轨迹,颇为明显。

如今,随着对新冠“乙类乙管”,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也是及时调整的应有之义。在国家卫健委前不久强调“会依法逐渐推进和加快入境隔离措施”的背景下,这也是靴子落地。

▲资料图: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区内,市民正在办理业务。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而出入境政策的调整,也是跨国流动人员的共同期许。这三年里,很多人的出入境需求被疫情暂时抑制,也需要政策层面的疏解。

在此之前,无论是“允许持有效APEC商务旅行卡的外国人员入境”“澳门11月恢复接待内地旅游团”,还是国内多地对入境隔离措施的适当松绑——香港澳门率先探索“0+0”,成都试行“2+3”,北京、广州则试行“5+0”,都得到了积极正向的舆论反馈。

可以预见的是,在出入境政策优化之后,必然会为跨国学习交流创造更多便利,也为未来恢复出入境旅游积累“势能”。本质上,出入境政策调整,特别是入境“0+0”,也是“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承诺的兑现。

这些年来,中国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兼“受益者”与“助益者”于一身。过去几十年,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很高——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1年期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8.6%。这背后,是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体系,是开放基因双螺旋“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支撑,是外贸的持续增长。

而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今,随着最新方案做出系统性安排,逐步放开境外游,对涉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进一步优化,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等,这势必会更彻底地消除国内外互联互通的壁垒。中国敞开大门“迎来送往”,这会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更好的条件,也为中国经济加速恢复注入更足的动力。

撰稿/京客(媒体人)

编辑/徐秋颖

  • 北京拟为自动驾驶立法,迎接一场新的产业变革 | 新京报专栏

  • 中储粮回应罐车运输乱象,食安监管需上“硬杠杠”| 新京报快评

  • 民办高中学生考进清华重奖50万元,先别叫好 | 新京报快评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