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创业,还有机会吗?

短视频创业,还有机会吗?
2017年05月12日 19:35 微筹集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5月11日,三声 “新青年,新视频”线下沙龙在北京举办。一下科技副总裁何一、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歪果仁研究协会方晔顿、火星文化CEO李浩、箭厂视频总制片人钟伟杰、北半球传媒CEO王涛以及新片场内容营销总经理马新亲临现场发表了演讲。这几位在短视频领域符合新青年调性的内容平台负责人以及投资方,纷纷通过各自的分享,描绘了短视频领域的机遇和发展,为决定要步入短视频热潮的创业者,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创业者要有情怀、有定位,去传递独立价值观

过去PC端的互联网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传播的平等,只有在移动视频崛起的今天,才真正带来了改变。这些改变,使越来越多的用户渗入到互联网当中,并促进了视频内容创业领域的蓬勃发展。用户的广泛性加大了行业竞争,但是也产生了无限的机遇。内容市场创业一直都存在机会,一下科技副总裁何一很肯定,只要创业者抓住内容的定位和方向,并专注用户的兴趣点,就能够较好地运营自己的团队。

当下,当短视频以“短时长、精内容”的特点,抓住用户心智的时候,更需要短视频内容创业者把握好自己的内容方向和定位。不要被整个大时代的竞争而淹没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立的价值观。流量固然重要,但是内容定位才是最关键的。何一认为,内容创业者是必要有价值观、有情怀,因为每一个内容创业者都在用内容传递价值,用行动改变着当下的世界。

短视频CP要善于挖掘自己的商业价值

移动社交为品牌IP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随着行业移动社交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其在媒体、用户、场景、连接及内容上具有独特优势及商业价值。如何对内容、平台与用户三者多维度的商业化变现,是每一个创业者都会面临的问题。

“歪果仁研究协会”从2017年开始做端视频,视频内容主要是从外国人的角度去了解中国的新兴文化、美食、人文环境等。4个月的时间里团队粉丝突破400万,创始人方晔顿认为这个数字背后,是基于中国越来越国际化的大环境以及互联网科技的良好发展,不过如何将用户基数转化为商业价值却是个问题。他客观地分析了短视频行业所存在的缺点:缺少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变现方式。方晔顿认为提升品牌影响力是一项系统化的生态工程,其本质是打造网红、消费者和品牌三者良性互动的共荣空间,进而推动品牌商业化。“短视频的CP不要把自己仅仅局限为知名博主,而要把自己做成IP,去挖掘一些背后的价值,这样短视频产业化、商业化的可能性才会越来越高。”

良好的内容产出能力和商业嗅觉才能进入前列

火星文化CEO李浩将内容领域的参与者分为5个层级。第一层是以BAT为代表的“产业链+资本型”公司;第二层是以逻辑思维、暴走漫画为首的“综合突出的行业领跑型”团队,市场上有10家左右;第三层是以关八、同道大叔为例的“细分行业头部”,市场上有100家左右;第四层是像青藤文化一样“小有影响力、能产生变现能力”的团队,市场上有2000家左右;最后一层就是“10人以内生产内容”的小团队。

在这些内容团队中,真正能够盈利的都是些头部的团队。因为处于整个行业的最顶层,广告主才愿意为其买单。而一个创业团队如果想跻身到行业前排,一定要拥有良好的内容产出能力和商业嗅觉。李浩以米未传媒为例,米未传媒能够在成立较短的时间里估值达到20亿,不仅是因为有好的内容支撑、广泛的资源扶持,更是拥有清晰的商业头脑,去补充自己的产业上下游。很多好的公司表面上是一家内容公司,其实上是一家运营用户的公司。对于短视频创业者,李浩给到的建议是:1、团队内容定位在一个垂直细分领域。2、粉丝基数要足够大。3、满足用户需求,通过分发和运营手段,让自己的团队持续走下去。4、让用户成为自己的粉丝,拥有高度的参与感。

三声创办的“新青年”系列主题的线下沙龙活动,目的是为了介绍各个细分领域符合新青年调性和品味的内容与产品,同时积聚各方的智慧、资源、实践,共同探讨围绕内容领域的方向与发展▪

  • 曹国伟:短视频是社交和媒体共同的发展方向

  • 微播易副总裁徐志斌:这一夜,我们来谈谈短视频

  • 顶尖创业大赛 群星鸣锣开战 242个项目“绝地求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