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超级便利布局无人智能零售,掀起新零售风暴

温带超级便利布局无人智能零售,掀起新零售风暴
2017年11月21日 19:29 创业最前线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创业最前线 北京站 特约记者 赵老师

本文系作者原创,责任编辑:Linda

今年下半年取代共享单车成为大热门的无人零售,迎来了新的重磅玩家。

11月16日,国内智能零售运营商“温带”宣布正式进军无人零售市场,旗下首家无人智能便利 “WINMART GO!温带超级便利”当天在上海华滋奔腾大厦正式入驻开业。

无人零售领域已经涌入了大量玩家,包括亚马逊、阿里、京东这样的重量级选手,也有缤果盒子、猩便利、领蛙、零食e家、七只考拉等新手,可谓百舸争流。

据了解,温带超级便利是移动社交电商平台萌店孵化的独立运营品牌。萌店为何要孵化无人零售项目?温带超级便利的独特优势是什么?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萌店为何要孵化无人零售项目?

萌店是一家移动社交电商平台,2015年上线。

相比阿里、京东、亚马逊,萌店是移动社交时代的电商平台,更突出“移动社交+聚合营销”的理念,在食品、生鲜品类有非常深厚的基因。

移动营销时代,萌店成为电商新宠,这些年在线上的店铺入驻量和朋友圈营销方面业绩突出,可圈可点。

萌店孵化的温带超级便利为何选择此时大举入局无人零售?我觉得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原因:

外在原因有三点:

一是线上流量费用越来越高,布局线下,打通线上与线下成为大势所趋。目前电商领域最大的巨头阿里和京东,卯足了劲也只能拿到零售市场总额的15%,要实现线上新的增长异常艰难。线上互联网平台或者说线上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已经开始高于线下。

去年以来马云提出的新零售高歌猛进,最核心的要义,就是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通线上与线下,去攻占剩余85%的零售份额。这是大的市场背景。

二是从发现利基市场的角度看,即时消费、懒人经济成为有待满足的新需求。80、90后新世代消费者,越来越习惯即时消费,所见即所得,拿着就走。攻入办公楼的无人值守售卖柜无限逼近消费场景,重构人货场,比以往任何线上与线下零售都更接近消费场景。

微盟创始人兼CEO、温带董事长孙涛勇说,最近几乎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写字楼,上海大概有5000栋写字楼,仅仅不到10%左右的写字楼里有便利店,大量人群的即时消费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在台湾、日本几乎每500米就会有一家便利店,所以未来针对办公室白领人群,更加及时、便利、便捷的智能购物终端将是刚需。

三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升级和成熟,技术驱动的无人零售必将迎来蓬勃发展。无人零售作为新零售最典型的业态,节约场地和人力成本,支付便捷,服务个性化,将会对传统商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从外在原因看,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的释放和技术的不断升级,无人零售市场有万亿级规模的潜力,会诞生类似阿里、京东、美团等百亿级估值的新零售公司。这是众多新玩家和投资人涌入的根本原因。

从内在原因看,萌店作为一家移动社交电商平台,本身就是做零售行业的,在供应链、大数据、零售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温带的核心团队来自1号店、微盟、7-11、百度,在食品、生鲜品类有着很深的基因,在供应链上有比较深的沉淀。

二、温带超级便利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3个月,共有15家无人值守货架获得融资,融资额超10亿元。

猩便利、果小美、七只考拉、领蛙、CITYBOX等陆续宣布获得了投资。同时,京东、美团、饿了么也开始布局。

温带超级便利作为新进入者,相比原有入局者,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在我看来,温带超级便利是对现有无人值守售卖柜的全方位升级,有比较明显的“后发优势”,可以避免先进入者犯过的错。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优势,包括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深度学习、大数据技术优势,在购买、识别、结算、个性化精准服务等方面都有优势。

商品识别是无人零售最核心的技术。市面上大多采用RFID技术,就是电子标签,在每一个商品中贴上一个标签。这种技术致命的缺点是成本太高。一个高频标签大约五毛钱,一个超高频标签的成本也要三毛钱。温带超级便利采用了基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完成商品的识别,大大节约成本,是少有的能把这个技术进行商业化的,并且可以大规模复制推广的。

温带超级便利还采用了生物识别技术。用户第一次购物时用手掌与微信绑定之后,打开门,拿完东西,关门即可自动结算。第二次购物完全不需要手机,通过“扫手”就可以完成商品的支付。

温带超级便利大数据能力同样领先。传统零售中哪些商品卖了多少、什么人买等等这些数据画像都是不清晰的,而温带超级便利所的商品数据、用户数据都是实时在线的,未来根据大数据可以做到“千柜千面”,办公楼大堂与地铁、机场、医院等场景所摆放的商品不一样。

二是运营与管理优势,温带超级便利的封闭式智能立柜解决了货损问题,运营更高效,成本更节省。

目前放置在办公区的无人值守便利架多是开放式的,最大的风险是货损。大量的无人货架货损率都保持在20%以上,而正常商品的毛利也只有20%,所以单单正常的货损就基本上把毛利消耗掉了,还有运营配送成本是远远不够的。而温带超级便利通过采用封闭式的智能立柜,开门前就跟用户的微信支付绑定,关门自动扣费,不存在拿了东西不付钱的情况。

而且,温带超级便利节省了传统店面租金成本、装修成本、员工成本,以及漫长的时间周期。温带超级便利使用传统便利店二十分之一的成本完成了百分之六十的销售额。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三是产品与服务优势,多种温度的货柜,SKU比同行要多,生鲜品类服务上做得更好。

温带超级便利和传统的自动售货机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自动售货机品类受限,而通过计算机视觉,温带超级便利所有的商品都是不受限的。温带超级便利以鲜食为主,有上百种的SKU,丰富的商品品类可基本满足白领早餐、中餐、下午茶、晚餐等食品消费需求。

通过先进的控温技术,温带超级便利实现了无人售卖柜可支持常温、冷藏和热食等不同温区的商品供应,涵盖了零食、饮料、早餐、便当、面包、酸奶、水果等鲜食产品。温带董事长孙涛勇说,“如果友宝是方便面+矿泉水的时代,那温带就是麻辣小龙虾+科罗娜啤酒。”

三、温带超级便利能否在一片红海中脱颖而出?

总体来看,尽管无人零售行业已是一片红海,却仍处于初级阶段。

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成熟,还有极大的提升潜力,这决定了无人零售样态还远未成熟和成型;二是无人零售点位还有极大的增长空间,远未达到饱和。

所以,温带超级便利的入局并不算晚,但能否脱颖而出?我觉得关键比拼几点:

一是拼点位,比拼谁铺的量大,速度快,规模效应强。

目前入局的几家都在疯狂跑量,不过市场还远未饱和。就像温带董事长孙涛勇所说,上海5000栋写字楼,不到10%左右的写字楼里有便利店,大量即时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温带超级便利今年6月份开启项目筹划,下半年以来已拿到京沪商务楼及企业陆续签约的600多份合同,已经进驻上海、北京、杭州、广州、宁波等城市。到2018年年底,希望在全国铺设10万个点位。

二是拼运营,比拼谁更懂用户的心,把最匹配的货品送到最需要的人手边,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实现盈利。

与猩便利放置在办公室的无人值守货架以及7-11便利店不同,温带超级便利希望切的是离用户50-100米的场景。温带首席运营官蒙宇宁说,50-100米的场景定位+无人智能货柜+全品类解决方案,是温带超级便利模式的三个关键词,对应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1)相比有人实体便利店,缩短用户距离,购物便利性方面优于实体便利店;

2)相比办公室无人货架,能降低商品货损率;

3)相对自助售货机,商品品类丰富度更高,解决全品类需求。

选品方面,温带超级便利是在供应商提供的2000多个商品中,优选出200多种商品入“商品池”。后期则根据铺设点位和区域运营的差异化,对不同货柜匹配不同的选品组合,实现“千柜千面”。

三是拼供应链,从研发、生产,到配送,补货,上新等等。

据了解,温带超级便利能做到单机300元日销的盈亏平衡点。温带超级便利只需要后端的配送员工和运营人员,前端全部无人化。在上海,温带超级便利会设置20人左右的配送团队,负责点位的商品配送和补货。同时,每30到40个点位配置一名运营人员。充当店长和主管的角色。

温带超级便利配送效率也很高。密集布点办公楼场景,前期先实行“一日两配”。上午一次,晚上一次,主打早餐和午餐等两个刚需场景。按照蒙宇宁的测算,温带超级便利能以传统便利店1/20的成本,实现传统便利店60%的收入。1个城市300个点位能实现前后台打平。

总体来看,温带超级便利背靠萌店,电商业务积累了大量运营团队、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资源以及商品能力。自有的成熟供应链体系和运营经验、以及全国销售网络体系和技术沉淀,为温带超级便利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前景可期。

  • 北大校友携协和医生创业做医美,三年亏8亿

  • 北大校友携协和医生创业做医美,三年亏8亿

  • 电动化“赌徒”,上汽奥迪难改命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