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催债被禁止 催收行业走向阳光合规化经营

暴力催债被禁止 催收行业走向阳光合规化经营
2017年04月06日 16:32 湖南财经频道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文/财经主编 邱晓 通讯员 杨柳英 刘小燕)随着民间借贷的蓬勃发展,“催债行业”已自成一个江湖。银行、网贷平台等,或自建团队,或外包业务。由此引发的暴力催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近日,北京多家网贷平台陆续收到一份名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实认定及整改要求”的文件,共计8大项148条,多项行为被明令禁止,而网贷催收也被列入监管之列。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京出台的政策中,第144项明确禁止暴力催收。

催收行业不全是灰色 也有阳光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第三方债务催收的法人单位数量已有两三千家左右。但由于缺乏市场监管,国内债务催收行业鱼龙混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阳光催收和暴力催收很容易被混为一谈。那么,这两种催收方式究竟有何不同?记者了解到,除了佣金比例不同,催收方式、服务对象也不同。

今年3月全国密切关注的“辱母案”,导火索正是民间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的问题。暴力催收的上游多为民间非法借贷,如“高利贷”、“地下钱庄”等以博取高额不当得利为目的的非法金融交易,游离监管之外。当借钱方不能及时还款还息时,“暴力催收”便粉墨登场。手段从骚扰、软禁、花圈堵路,乃至到绑架、用刑等。

“对于我们正规的催收机构来说,肯定是要杜绝暴力催收的。”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总裁周雄介绍,催收工作的确很难,要经常面对客户的误解和谩骂,电催人员催收电话一天要打200通,每天盯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一盯就是一整天。与“死缠滥打”的催债公司不同,该公司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奉行“轻言细语、法言法语”的文明催收。

对外催收的过程,被客户辱骂、恐吓的情况屡见不鲜,催收人员也容易有脾气。但公司明确催收底线,并且在催收前详细进行调查,选择薄弱环节进行突破。据悉,正规的催收一般先是短信提醒,随后是电话催收、函件催收、上门催收以及法律催收等。此外,行业内采用较多的催收方法还包括“抵押清欠”、“网络曝光”等。

阳光催收则主要服务于银行、保险、小贷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以电话远程催收为主,采用合法的手段搜集信息,运用专业合规的话术进行催收。一般情况下,这类催收公司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催收电话的频率、拨打的时段、催收话术等都有明确规定。正规催收公司已成为各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首选。

 湖南一家催收机构的标准化作业中心。

催收行业法制化和规范化将是趋势

2015年3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式将“信贷催收服务”和“应收账款管理外包服务”两项内容纳入企业注册经营范围,正式拉开了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阳光化和法制化的序幕。

2016年2月,由44个国家部委、中央机关联合颁发了《关于印发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的文件,共提出八类55项惩戒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设立金融类机构、从事民商事行为、享受优惠政策、担任重要职务等全面进行限制。此举不仅是要让“老赖”们寸步难行,其本身也是对催债江湖的净化。

但目前催收行业还处于法律空白阶段,加之负面舆论的推波助澜,使得债务催收行业似乎已同黑道或暴力画上等号。一些合法规范的债务催收公司无端承受“莫须有”之罪。业内人士呼吁,整个债务催收行业实现阳光化和法制化,有待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

美国早在1939年就已成立债务催收的行业协会——美国国际信用与催收协会,并由该协会推动制定颁布了联邦法律《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此法的立法目的在于规范第三方债务催收人的催收行为,禁止债务催收人以骚扰、侮辱、欺诈、胁迫及其他不公平的行为方式为债权人向债务人催收债务,以此保护债务人之名誉、信用、隐私等人格权益。

此外,通过设立行业准入门槛和催收人员任职资格,还可确保使用公平催收行为的债务催收公司不会处于不利的市场竞争地位,促进债务催收行业的有序竞争。以美国立法为典范,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仿效制定了关于债务催收的法律法规。

“这个行业面对的是万亿级的大市场,但在这个行业,合规就是生命线,暴力催收必将被市场淘汰,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而合规合法的阳光催收公司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有小额不良欠款管理十余年从业经验的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总裁周雄认为,本次北京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实认定及整改要求”无疑就是给催收行业套上了一个“紧箍咒”,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完善,催收行业必将和其他行业一样被社会认可。

  • 打造防汛抢险“特种兵”,湖南华汛获应急管理部表彰

  • 新能源环卫装备行业第一,盈峰环境2024年全系新品惊艳亮相

  • 生产成本节省60%,盾神科技处理钢化玻璃自爆技术取得重大成果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