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观察 刘煜瑞 唐广 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在内江市东兴区老城区的市井深处,有这么一条承载了许多内江人记忆的老街——东兴老街,作为内江城市的发祥地,它紧邻东渡码头,曾是内江古时的水陆交通要道和商贸口岸,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近日,记者来到东兴老街,市井的烟火气中,倾听老内江人记忆深处的回响。从内江市东兴区中兴路出发,率先来到与老街毗邻的凤窝街、农校街,两条经过风貌改造后的街道集聚着不少特色餐饮、土特产品、特色旅游等商品业态,而老街的一处入口在隐藏在凤窝街深处。

走进老街,映入眼帘最多就是茶肆、酒馆等传统商业形态,街区内部还有随处可见的景观雕塑、壁画以及大千印章墙等景观设施,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年东兴老街当年的兴盛场景,同时展示了东兴区市井文化等传统风貌,街区核心部分有一座老街戏楼作为川剧灵魂的载体,定期有川剧团精彩表演,戏台旁边有关于古戏台和川剧座唱的简介。

老街尽头,一座刻有“东兴”字样的仿古牌坊屹立于沱江之畔,其外正对着东渡码头,内江人回忆中那座早已拆除的“老浮桥”就曾位居此地,船绳相连,上铺木板,历经在400多年风雨中的这座“老浮桥”曾是沱江两岸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而这些景象到现只留存在了老旧的照片影像中。

据了解,2010年,东兴区按“修旧如旧、传承历史文化、重现原始风貌”的原则对东兴老街进行改造,并于2013年完成。改造后的东兴老街全长250米,建筑房屋多以低矮三层仿古串架结构为主,以条形和四合院式布局,沿袭马头墙、盔顶结构、窗花户棂等清代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东兴区的历史文化和古街、古镇特色。近年来,东兴区依托“一湖、三街、一寺”(即甜城湖、东兴街、解放街、凤窝街、大佛寺组成),打造了占地约200亩东兴老街景区,沿江栈道与老街风情相映衬,始建于民国的大佛寺与其后的挂榜山石刻浑然一体,共同绘制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市井图,也构建成如今的内江城区唯一一条展现内江历史文化缩影的景区,是内江市传承历史文化、彰显人文特色的重要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