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尹勇 绵阳观察 郭超英

10月12日上午,随着三台县政府相关负责人接过“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的牌子,三台健康食品产业园成为绵阳最新一家特色(专业)园区。加上2022年6月授牌的绵阳市专用服装产业园。至此,三台县成为绵阳市首个拥有两个市级特色(专业)园区的县。

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授牌现场。

2022年,绵阳启动“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今年6月,就在推进这个行动的一场现场会上,绵阳市公布了两份首批名单:一份是7个特色(专业)园区名单,一份9个特色(专业)园区培育名单。12日授牌的“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从公布培育到授牌,仅用时不到4个月的时间。

而作为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三台县拥有两个特色(专业)园区,是如何做到的?10月12日,在三台健康食品产业园里,园区负责人向川观新闻记者展示了最新款的麦冬饼干和麦冬苏打水。开发出这两种麦冬特色产品的四川领旗食品有限公司,从2022年3月投产至今,只用了6个多月时间,该公司的麦冬特色产品销售额就达3亿元。

麦冬大健康领旗食品产业园。

麦冬作为三台健康食品产业园的一张名片,被制成了形象标识牌,树立在三台县交通要道的显著位置。

据三台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最近有6家企业准备落户,都是围绕麦冬进行研发和生产,如今麦冬和生猪已成为健康食品产业园的主导产业。”

麦冬是三台县特色的道地药材,全县种植面积约为5万亩,位居全国前列。但在以往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的模式下,三台县麦冬产业年产值仅为15-20亿元。

据四川领旗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麦冬须根等进行萃取、浓缩,加工制成相关产品,产出的价值可提升至少10倍。

而来自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加入,则将目标放在了麦冬内部——近日,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西南)中心项目落户绵阳,其创新团队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作,旨在挖掘麦冬药用和保健功能及其功能物质,阐明其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

在此基础上,将采取校企合作等模式,推动研发一批功能物质明确与作用机制清楚的药品、保健食品及健康产品。正是在科研与产业化的加持下,麦冬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三台县从农业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的大门,更是一条实现“颗粒归仓”的链条,串起种、收、加工再到延伸产品。“麦冬是我们的农业优势,而随着科技研发、产业力量的不断加入,未来麦冬产业将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我们的目标是将其打造为年产值百亿元的特色产业。”三台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黄伦说。

单品种产值从约15亿元到百亿元的目标,同是一“颗”麦冬,价值必须得到大幅提升。沿着麦冬产值提升的“路线图”,背后其实是三台这个全省农业大县走特色工业化道路的一个缩影。

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三台县)。

作为农业大县,三台县拥有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正是基于此,三台县确定了自己的工业强县之路。而发展特色(专业)园区,推动产业链要素集聚,则是产业发展的主动选择。

以三台健康食品产业园为例,三台县不仅规划了科研中心,还设计了相关配套“园中园”。

今年6月,位于园区的三台县中国西部食品包装产业园举行了一场对接会,当天吸引了绵阳及周边地区6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参加。这个“园中园”就是为了解决食品加工企业的包装难题。

据介绍,包装成本约占食品企业成本的10%,目前绵阳食品加工企业采用的包装材料大部分由东部沿海地区运输而来,仅物流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随着首批16家食品包装企业相继投产,不仅可为三台健康食品产业园就近提供配套,还能辐射周边地区。

目前,三台县中国西部食品包装产业园目前已可提供食品标签、食品薄膜、纸箱等产品,未来可集纳50-80家企业,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带动约6000人就业。

而三台县的人口优势,也成为发展工业的一大助力,“地、产、人”的关系在由农业转向工业的产业转型发展思路框架下得以理顺。

以往,三台县在外务工人数达36万,其中成熟产业工人约12万人。随着家乡发展以及照顾家庭的考虑,许多在外务工人员更倾向于返乡就近就业。这导致了企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选址方面呈现新变化。

黄伦曾担任过三台县工信局局长,在他印象中,近年来许多企业更青睐在人口较多的地区开办工厂。仅在三台县的两个特色(专业)园区,目前已吸纳了1.3万工人。“抓住这一机遇,三台县定下了纺织和食品加工这两个主导产业,依托本地熟练工人和特色农业优势,目前这两大产业今年产值有望达到100亿元。”黄伦说。

(三台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