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软件测试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3-2029年 中国软件测试行业全景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 中国软件测试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软件测试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软件测试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软件测试,描述一种用来促进鉴定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过程。换句话说,软件测试是一种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间的审核或者比较过程。软件测试的经典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

程序测试的过程具有破坏性。每当测试一个程序时,人们总希望为程序增加一些价值。利用测试来增加程序的价值,是指通过测试,找出并修改尽可能多的程序缺陷,从而提高程序的可靠性或质量。因此,不要只是为了证明程序能够正确运行而去测试程序。相反,应该一开始就假设程序中隐藏着错误(这种假设几乎对所有的程序都成立),然后测试程序,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事实上,如果把测试目标定位于要证明程序中没有缺陷,那么就会在潜意识中倾向于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说,测试人员会倾向于挑选那些使程序失效的可能性较小的测试数据。另一方面,如果把测试目标定位于要证明程序中存在缺陷,那么就会选择一些容易发现程序缺陷的测试数据。而后一种态度会比前者给程序增加更多的价值。软件测试就是证明软件不存在错误的过程。对几乎所有的程序而言,甚至是非常小的程序,这个目标实际上是无法达到的。因为即使程序完全实现预期要求,仍可能包含有缺陷。也就是说,如果程序不按要求工作,它显然有缺陷,但如果程序做了不要它做的事,它也有缺陷。

软件测试包含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认软件产品需求、设计和实现的一致性;对软件产品质量的全面评估;揭示软件产品的质量风险等等。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其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1、1957年以前,以调试(Debugging)为主的阶段。在这个早期阶段,软件规模小、复杂程度低,开发人员将测试等同于“调试”,经常是等到软件产品基本完成时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测试,此时,“软件测试”还未有明确的定义。

2、1957~1978年,以证明(Demonstration)为主的阶段。1957年,软件测试开始与调试区别开来,作为一种发现软件缺陷的活动。1975年,John Good Enough和Susan Cerhart给出了软件测试的通用定义“证明软件的工作是正确的活动”,这个理念被简称为“证实”。

3、1979~1982年,以破坏(Destruction)为主的阶段。1979年,Glenford J. Myers的代表论著《软件测试艺术(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一书出版,对软件测试重新进行了定义,认为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的活动”,这个理念又被称为“证伪”。

4、1983~1987年,以评价(Evaluation)为主的阶段。1983年,Bill Hetzel在《软件测试完全指南(Complete Guide of Software Testing)》一书中指出“测试是以评价一个程序或者系统属性为目标的任何一种活动,测试是对软件质量的度量”。此时,软件测试不仅是发现错误的过程,还包含了软件质量评价的内容。

5、1988~至今,以预防(Prevention)为主的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软件测试不应该仅是事后用来证明软件是对的或是不对的,而应该走向前端进行缺陷预防。在2002年,Rick和Setfan在《系统的软件测试》一书中进一步对软件测试定义为“测试是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软件的质量,对测试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该定义进一步丰富了软件测试的内容。

从以上软件测试及其定义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软件测试从开始的“调试”,到“证实”“证伪”,再到“评价”,最后到“预防”,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体系。

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42848亿,增长到2022年的108126亿。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软件质量的重视,软件测试也越来越被软件企业所重视,我国目前的软件测试企业主要提供外包服务以及方案解决业务。据测算:2015年我国软件测试产业市场规模为4310亿元,2022年我国软件测试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1929亿元。一般而言,软件产品从研发到出厂的工程中,测试分为三个阶段: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2022年单元测试市场规模为1992亿元,集成测试市场规模为4274亿元,系统测试市场规模为5663亿元。

我国软件测试行业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软件测试行业新进入企业和软件服务航企业转型进入的数量逐年提升。2022年我国软件测试行业市场规模已经上升至11929亿元,从我国软件测试行业上市企业的业绩报告来看,主要企业在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呈现出较低的表现。

软件检测行业是检测行业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发展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软件检测行业相对于欧美国家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很大的程度上体现在软件检测的意识、技术和规范上面,软件检测还处于一个并不是很成熟的阶段,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学习。

同时,国内软件检测作为一个崭新的行业发展很快,第三方软件检测机构作为检测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二三十年了,在我国的一些重要应用领域,如电子政务、金融、安全、航空、军方等,都逐步将软件检测和质量监督通过合同关系委托第三方来承担,取得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预期效果,这种模式已逐步被软件用户和软件企业认可。

1、软件检测向纵深化发展

未来几年,各第三方软件检测机构拓展本身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会将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咨询和监理服务纳入视野内,同时将软件检测向纵深化发展,将软件检测工作将进一步向前移、向后移,比如需求设计类的技术评审、单元和集成测试等,单纯的软件测试将向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质量保证过渡;软件测试的对象由新上线的系统覆盖到已上线的系统;“尽早测试”“全面测试”“全过程测试”和“独立、迭代的测试”的理念将深入人心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软件测试的目标将朝“发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规避问题→优化系统→改进质量保证和研发体系”的方向发展。

2、软件检测深入各行各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已大力提倡、资助各行业的信息化进程;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各行各业对软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软件质量和测试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一致,这势必导致在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加大对软件质量和测试的各项投入,使得软件检测的业务总量不断提高,软件检测的专业化和深入行业领域的需求将越来越多。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标准、检测规范,提供行业行政许可检测服务,同时将结果反馈该主管部门,为行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督与监管办法,完善产品的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随着第三方检测机构和行业用户合作的日渐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品标准化进程,推动了产业的结构升级优化,为产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3、软件检测产业化特征出现

软件检测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行业,软件检测大有前途,大有可为,市场需要更多具有丰富测试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检测人员,他们同样是软件专家、行业专家和产品专家。国内软件检测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IT企业认识到了软件检测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为软件检测招兵买马,看到更多的技术人员投入到软件检测中。作为软件行业中的朝阳行业,软件检测行业已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将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第三方的软件检测和质量保证活动将成为我国软件生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在迈入检测时代。

《2023-2029年 中国软件测试行业全景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软件测试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数据说明:

1:本报告核心数据更新至2022年12月,以中国大陆地区数据为主,少量涉及全球及相关地区数据;预测区间涵盖2023-2029年,数据内容涉及软件测试市场规模、产值和细分市场规模等。

2:除一手调研信息和数据外,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公开报告(招股说明书、转让说明书、年版、问询报告等)等权威数据源亦共同构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商等;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及第三方数据库等。

3:报告核心数据基于公司严格的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分析体系以及自主测算模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

4: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智研团队的专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的研究观点。

智研咨询作为中国产业咨询领域领导品牌,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公司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用自主研发算法,结合行业交叉大数据,通过多元化分析,挖掘定量数据背后根因,剖析定性内容背后逻辑,客观真实地阐述行业现状,审慎地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分析、市场研究、数据洞察、战略咨询及相关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认知水平、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