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首页
反馈
消息
登录
注册
2018-07-11 11:18:55

冷水滩区 - 湖南省永州市辖区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企安粒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 李娜的义突早儿额考已调两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 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地点|行政区划
地点来自|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冷水滩区,湖南省永州市辖区。1960年2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批准设立冷水滩市,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时撤销冷水滩市,设立永州市冷水滩区,并于1996年3月18日正式挂牌。

永州市冷水滩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居湘江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6°15′~26°49′,东经111°28′~111°47′,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1.5公里,总面积1218.95平方公里。境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冷水滩区是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永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2017年,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67.12亿元,同比增长9.3%。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冷水滩区

  • 面积

    1218.95平方公里

  • 外文名

    Lengshuitan District

  • 人口

    55.92万人(2017年)

  • 方言

    湘语零陵话

  •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 所属地区

     湖南省 永州市

  • 著名景点

    滨江广场、 潇湘公园、 李达故居等

  • 下辖地区

    9个街道、8个镇、1个乡

  • 机场

    永州机场

  • 政府驻地

    梧桐街道梧桐路579号

  • 火车站

    永州站、永州东站

  • 电话区号

    0746

  • 车牌代码

    湘M

  • 邮政区码

    425000

  • 地理位置

    中国中南部

  • 行政代码

    431103

  • 大学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 地区生产总值

    267.12亿元(2017年)

  • 人均生产总值

    48718元(2017年)

  • 区委书记

    何冲龙

  • 区长

    桂砺锋

目录
1 建制沿革
2 行政区
3 地理环境
4 自然资源
5 区域人口
6 区域政治
7 区域经济
8 社会事业
9 历史文
10 风景名胜
11 著名人

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潇湘明珠潇湘明珠远在旧石器时代,冷水滩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和劳动,他们过着群体360百科的定居或半定居生活。普利桥的随秋务查右大历山中有石棚(20世纪90益特余督景问作建生年代被毁),为远古人类的祭祀遗址,标志着冷水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人类活动。 

夏商周时代,冷水滩属传说中的荆州古地。 

春秋战国时代,冷水滩属段情夜台楚国南境。 

公元前21鲁述备级存团个官在充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冷水滩属零陵县,归长沙郡管辖。

西汉初,改长沙郡为长沙国,斤批笔德盟只九冷水滩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建立泉陵侯国,冷水滩属泉陵侯国。元鼎六年(围末不齐谈然伤初帮前111)置零陵毫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冷水滩随属之。西汉未王莽建立新朝,改零陵郡为九嶷郡,冷水滩属九嶷郡。 

东汉,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隶属零陵郡,冷水滩属泉陵县。 

三国时期,泉陵县先归蜀,后归吴,隶属零陵郡,冷水滩随属之。

两晋时期,西晋秦始元年(265)冷水滩属荆州零陵郡所辖之泉陵县,永嘉元年(307)冷水滩属湘州零陵郡所辖之泉陵县。东晋承之。

南北朝时期,冷水滩属南朝地域。刘宋时改零陵郡为零陵内史,齐、梁、陈时复称零陵郡,均下辖泉陵县,冷水滩属泉陵县

隋朝,开皇九年(589)改零陵郡为永州总管府,改泉陵县为零陵县,大业三年(607)永州总管府复称零陵郡,冷水滩先后属永州总管府、零陵郡所辖之零陵县。

唐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冷水滩一直属零陵县所辖区域。 

1949年10月,中激使很已小干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组建永州专区。1950年5月,永州专区改称零陵专区,冷水滩属零陵专区零陵县所辖。1952年衡阳、零陵、郴州3个专区合并,设立湘南行政公署,冷水滩属湘南行署零陵县所辖;1954年,撤销湘南行署,改设衡阳、郴州两个落面热又集专区,冷水滩属衡阳专区零陵县所辖。

1960年2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批准设立冷水滩市,由零陵县管辖。 

196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行土七迫仍冷水滩市由衡阳专署管辖。 

196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冷水滩市,其行政区域仍划若溶电真印皇束程值归零陵县管辖。

1969年2月,经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同意,建立零陵地区冷水滩镇(县级),为地区直镇; 

1969年12月撤销,其行政区域仍回归零陵县。 

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士头撤销零陵县,恢复冷水滩市。同年8月,经中共零陵为帮五连地委批准,以原中共零陵县委、零陵县人民政府建制为基础,组建价响扩践烟西美学着乡哪中共冷水滩市委、冷水滩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同时,设立冷水滩市人民政府直汽东待伟圆审取未据它属各部、办、委、科、局、区、乡镇、街道等办事机构,并配备领导班子,建立基层政权。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同时撤销冷水滩市,设立永州市冷水滩区,并于1996年3月18日正式挂牌。  [1]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冷水滩地图冷水滩地1996年,冷水滩区减和动洲数尔哪认距茶辖4个街道、11个镇、2个乡:梅湾街道、肖家园街道、杨家桥街道、菱角山街道、仁湾镇、蔡市镇、岚角山镇、伊塘镇、竹山桥镇、上岭桥镇、花桥街镇、牛角坝句硫毫置而镇、普里桥镇、黄阳司镇、高溪市镇、杨村甸乡、珊瑚乡。

2004年,冷水滩区辖6个街道、11个镇、2个乡:梅湾街道、菱角山街道、肖家园街道、杨家桥街道、梧桐街道、凤凰街道、花桥街镇、普利桥镇、牛角坝镇、高溪市镇、黄阳司镇、上岭桥镇、竹山桥镇、伊塘镇、岚角山镇、蔡市镇、仁湾镇、珊瑚乡、杨村甸乡。

2013年8月,撤销珊瑚乡,设立珊瑚、曲河2个街道。

2015年11月16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3号)值杨轻待伤影机望批复同意:上岭桥镇与竹山桥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上岭桥镇。仁湾镇与杨家桥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杨家桥街道。岚角山镇与曲河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曲河街道。调整后,全区辖8个街道、8个镇、1兵地生良个乡:梅湾街道、菱二身穿布病学国角山街道、肖家园街道、杨家桥街道、梧桐街道、凤凰街道、珊瑚街道、曲河街道、花桥街镇、普利桥镇、牛角坝镇、高溪市镇、黄阳司镇、上岭桥镇、伊塘镇、蔡市镇、杨村甸乡。

2016年3月7日,永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冷水滩区部分街道区划调整的批复》,冷水滩区绝范仅测物杂脸安新增岚角山和仁湾2个街道。本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冷水滩区辖1个乡、8个镇、10个街道。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微映守传犯模特误项永州市冷水滩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居湘江上游,地跑倒决基金采搞肥次夜不理坐标为北纬26°15′族食-26°49′,东经111°28′-111°47′,句界洲称假形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1.5公里,总面积1218.95平方公里。东邻祁阳,西接东安,南界芝山,北连祁东。

折叠 地质环境

冷水滩区的地质构造束随金也础除经历早、中、晚古反不格界干贵生界和中生界构造运动,早期的构造形迹遭受后期构造的破坏和改造,叶慢转歌陈置你松司元计现在保存下来而较清晰的矛车致皮鲜市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加里东运动,发生在距今4亿年左右,使震旦系至奥陶系的地层发生强烈的褶皱和轻度的变质。区内中部地区与东安、祁阳共同构成凹陷地带。第二次是印支运动,发生在距今2亿年前。这今灯次运动使冷水滩区绝大部分地层上升为陆地,普利桥仍有一处狭长地带在海水之下,继续接受沉积,成为含煤的主要地层。第三次是燕山运动,发生在距今l.4亿年前,使弧形构造体系正式完成,全区均上静均纪玉位上升为陆地,只有小部分凹陷湖泊,后来接受陆相沉积物,形成现代的红岩。在弧形构造中褶皱和断裂的发育程度及强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由一系列呈弧形展布的背斜、向斜和压性断裂、旋转以及派生的“多”字形构造共同组成。 

岚角山一牛角古低儿老系查坝一普利桥一线,为弧形构造东部的一个构造带。这一地区内分布泥盆系至白垩系地层,总体上为一复式向斜构造。其中次一级的褶曲十分发育,伴随褶曲而生的压性断裂密集排布,使褶曲遭受严重的破坏;只有高溪市以西,黄阳司东南一带地区,褶皱形态较为完整。其中部分褶曲为北东间断裂所破坏,仅保存其半向斜或半背向斜形态,在平面组合形式上具有意少省红缺使“多”字形的特点。当这些褶皱在接近两侧弧形褶皱时,其轴向有逐渐转向与相邻之弧形构造轴向一致的现象,明显地反映出受弧形构造的制约。

弧形构造范围内,有一个旋卷构造,主要是冷水滩境内上岭桥镇的芹菜塘滑轮状构造,位于冷水滩之东,由四个弧形弯曲外合孙拿对来(上岭桥镇芹菜塘背斜、仁湾镇张哥如极形酸觉盟家铺一上岭桥镇堰井边向斜、大路曹家一上岭桥镇管家冲背斜、岚角山镇周家村向斜)的褶皱轴面组成。这些褶皱轴面呈放射状,朝中部集中,向四周撒开,每一太刘觉吃渐笑静市褶皱面好像轮的叶片,为内旋作反时针旋扭的旋卷构造。

折叠 地形地貌

冷水滩区地处越城岭余脉,零祁丘岗盆地的北部,四明山下,北、东、西三面高,中、南部较低平。境内以杨村甸乡的腾云岭为最高峰,海拔1052米,最低是竹山桥镇的哲洲滩,海拔80.3米,最大高差971.7米。质去冷水滩区和南边的芝山、西边的东安、东边的祁阳编群路虽承三同言散马色共同构成一个较大的山间盆地。盆地分成东、西、南、中部分;东祁阳,西东安,南芝山,冷水滩居中。区境北端准块是四明山,南边为紫金山,东河考联响西两面以及中间的广大地区则是微波起伏的平原岗地。湘江以北,从四明山的腾云岭到哲洲滩,平均坡降为2.9%。区境地貌特点以岗地、平原为主,山地、丘陵、水域兼有。据1992年《冷水滩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统计,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域组合的比例为0.7:1.9:3.3:3.2:0.9。全区地貌类型齐全,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综合布局开发和养殖。  [2]

折叠 候环境

冷水滩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春夏多雨,雨量丰沛,夏秋多早,冬冷期短,暑热期话简标声长。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全区水热分布差异大,天气气候复杂多变,洪涝、干旱、暴雨、大风、冰雹、雷电、低温冷害和冰冻、高温热害、连绵阴雨等气象灾害及其诱发的气象衍生灾害如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较为频繁,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冷水滩区年平均气温为18.2℃,积温为6643.0℃,基本能满足双季稻的生长需要。由于太阳辐射及季风环流的影响,气温在一年中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9.3℃;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为6.4℃。气温年较差为22.8℃,日较差平均为7.5℃。冬季严寒期短,夏季暑热期长,冬春两季昼夜温差小,低温寡照,对春收作物增产不利;秋夏两季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对秋收作物结籽壮实有利。 [3]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121815.8公顷,人均耕地处于湖南省永州市的中下水平。水资源总量为13.268亿立方米,年均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9.23万千瓦。已发现的矿产资源l5种,基本探明储量的7种,大部分矿产资源品位不高,开发价值不大。目前,只有石灰岩是最具潜力的优势矿种。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植物以乔、灌木为主的天然或人工植物群落,分7大类,其中乔、灌木84科、230属、669种;野生脊椎动物3类39科73种。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折叠 人口详情

2017年末,全区公安户籍总人口为55.92万人,共19.68万户,其中:男性人口为28.87万人,女性人口为27.05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15.33‰,同比上升2.1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7.44‰,同比上升0.3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89‰。年末常住总人口55.34万人,共19.68万户,其中城镇人口38.18万人,农村人口17.16万人,城镇化率69%。

折叠 民族详情

冷水滩区人口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各少数民族散居于汉族之中,少数民族种类及人口数量呈增加趋势。

1982年,冷水滩境内居住的有汉族和2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363人,占总人口的0.11%。

1990年,冷水滩市居住3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986人,占总人口的0.24%。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冷水滩区少数民族人口为2030人,占总人口的0.48%。超过l00人的少数民族有瑶族(1106人)、蒙古族(197人)、苗族(115人)、壮族(113人)。少数民族中瑶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4.48%,占总人口的0.26%。

2003年,全区居住38个少数民族,共210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43%。各少数民族名称为:佤族、畲族、土族、傣族、毛南族、锡伯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维吾尔族、高山族、仫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回族、苗族、满族、侗族、蒙古族、撒尼族、朝鲜族、白族、水族、黎族、藏族、壮族、京族、羌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普米族、崩龙族、达斡尔族、独龙族、哈萨克族、瑶族。

2003年与1982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737人,增长478.51%,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0.32%。其主要原因,一是迁徙,特别是成立永州市后,外县区、外省市少数民族人口迁入冷水滩区的增多;二是自然增加。 [4]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现任领导
职务人员
区委书记 何冲龙
区委副书记桂砺锋、施创太
区委常委彭峰、陈建红、蔡富强、黄燕玲、艾祥柏、陈雄、许金善、齐纲要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志华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胡柏艳、孙纲要、唐英波、蒋剑青、龙国文
区政府区长 桂砺锋
区政府副区长蔡富强、郑航、汤丽娟、吴春华、蒋建辉、张文风、朱昌锋、彭勇
区政协主席秦少义
区政协副主席
刘洪波、熊健、翁天宝、唐基和、汤丽 [5]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冷水滩区冷水滩区​2017年,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67.12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8.43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32.12亿元,增长1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8718元,增长8.0%。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5年的15.4:38.6:46.0调整到2017年的13.7:36.8:49.5,其中第一产业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3.5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26.7%和66.8%,分别拉动GDP增长0.6、2.5和6.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3%;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53.2%,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46.5%,进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0.3%。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15.37%;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总额0.99亿元,同比增长86.8%;模以上服务业年末从业人员13290人,增长9.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64.2亿元,同比增长11.2% 占GDP比重为61.5%,与去年相比提高0.4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82.8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6.8%。

全区区属财政总收入完成17.33亿元,同口径增长1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4亿元,增长13%;上划中央税收4.87亿元,增长35.9%;上划省级税收1.52亿元,增长16.7%;一般预算支出32.2亿元,增长15.97%。

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进展,总体实现程度为96.1%,提高3.2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实现程度达94.2%,提升4.5个百分点;人民生活实现程度达96.2%,提升2.9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达99.8%,下降0.2个百分点;民主法治实现程度达95.2%,上升7.1个百分点;生态文明实现程度达100%,提升0.9个百分点。

全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度顺利。农村危房改造1740户;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5238人;特困移民解困避险搬迁安置63人;提质改造公路完成76.54公里,完成普通公路安保设施建设31.76公理;城市棚户区改造2708套,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412人;新增养老服务床位57张;孕产妇产前免费筛查8737名。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人脸识别点)500个;农村自来水建设普及率达到80.17%;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1所;完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0个。农村宽带网络升级改造45个;行政村配电网改造13个。

折叠 第一产业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65.89亿元,增长4.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9亿元,增长4.2%。农作物总播种面151.53万亩,增长0.8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5.74万亩,增长0.72%。粮食作物总产量达36.87万吨,同比增长0.5%。其中谷物35.59万吨,增长0.44%;玉米2.56万吨,下降1.16%;大豆0.67万吨,增长4.99%;薯类0.43万吨,下降2.4%;棉花0.11万吨,增长7.69%;油料1.28万吨,增长11.82%;油菜籽0.83万吨,增长13.78%;烤烟0.061万吨,增长2.5%;水果44.1万吨,增长12%;蔬菜88.51万吨,增长7.18%;出栏生猪105.03万头,增长3.73%;山羊存栏2.76万只,增长5.75%;出栏家禽1378.52万羽,增长4.7%;禽蛋1.08万吨,增长6.98%;水产品产量2.77万吨,增长5%。

全区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256处,投入资金1.02亿元,劳动工174.46万个,完成土石197.91万立方米;解决2.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完成全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试点县3个项目区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平方公里,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2万亩。

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行政村客运(公交)班线通达率99.8%;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数26.13万人;农业机械化不断推进,机械总动力达70.89万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58.53万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0.22万千瓦,电动机动力12.14万千瓦;耕整机19216台,总动力达8.18万千瓦;联合收割机752台,总动力达1.94万千瓦;农作物机械化率达61.2%。

折叠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区域规模工业总产值361.07亿元,增长21.9%,实现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85.53亿元,增长8.2%;区属规模工业总产值201.19亿元,增长12.49%,实现区属规模工业增加值43.6亿元,增长8.2%;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家,产值达3.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187.65亿元,实现增加值37.4亿元,增长16.87%。在规模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110.37亿元,增长21.6%;重工业产值250.7亿元,增长22.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38.68亿元,增长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9.99亿元,增长2.7%;股份制企业产值300.72亿元,增长26.6%;其他经济类型1.78亿元,增长2.8%。按行业分:农副食品加工业93.16亿元,增长19.34%;医药制造业20.69亿元,增长21.8%;计算机信息业30.97亿元,增长18.8%;专用设备制造业22.09亿元,增长26.2%;汽车制造业76.71亿元,增长2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0亿元,增长3.4%。

全区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主导产品不断优化。汽车6.9万辆,增长19%;大米加工24.1万吨,增长13.7%;罐头3.9万吨,下降2.5%;水泥98.5万吨,增长8.6%;电力电缆19.9万公里,下降39.9%;发电量15.9万千瓦小时,增长5.3%;饲料28.4万吨,增长3.3%;电子元件6.2亿只,增长21.6%;服装3350.8万件,增长26.9%。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售率达99.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95.1亿元,增长39.3%;实现利润总额10.5亿元,增长38%,实现利税16.79亿元,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0.14亿元,同比减少33.7%。

全年区属建筑业完成产值42.18亿元,增长3.2%,实现增加值15.28亿元,增长9.1%;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亿元,税金总额0.76亿元。建筑单位个数24个,房屋峻工面积119.52万平方米,商品房完成施工面积98万平方米。

折叠 第三产业

全区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5家,完成房地产开发20.49亿元,同比增长30.8%;施工房屋总面积3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2%,其中住宅279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6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6%,其中住宅面积45.08万平方米;销售房屋面积161.3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增加1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3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67.2亿元,其中住宅55.9亿元。全年商品房每平方米平均销售4163元,其中住宅商品房每平方米销售4051元。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亿元,同比增长11%。分销售地区来看,其中城市零售额88.3亿元,增长9%;农村零售额41.3亿元,增长12%。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86.9亿元,增长9.9%;餐饮收入额1.4亿元,增长15.4%。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13.9亿元,增长21%;零售贸易额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8.5%;其他行业1.7亿元,增长5%;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19.7亿元,增长15.8%,服装、针、纺织品类2.6亿元,下降14.2%,食品、饮料、烟酒类1.1亿元,下降4.5%,书报杂志类6.4亿元,下降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3.9亿元,同比增长2.6%,日用品类2.1亿元,增长7.8%,其他类0.12亿元,下降10.9%,石油及制品类41.9亿元,增长14.4%。

全区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8836万元(区域内),同比增长51.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523万元,增长16%,电信业务总量32313万元,增长78.2%;年末全区拥有移动电话53.3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13万户,固定电话4.68万部。全区有线网络电视用户16.63万户,电视覆盖率达98.2%。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事业

全区普通小学88所(含村小56所),在校学生55725人;普通初中33所,在校学生26115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5786人;中等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4656人,在校园幼儿23815人,增长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毕业生升学率100%。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8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1%。财政教育支出61810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1695.9万元。全区本科上线1543人(含四中)。

冷水滩学校
校名简述校址校园风光

潇湘技师学院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潇湘技师学院前身为永州市高级技工学校,2009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潇湘技师学院。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九嶷山学院”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1980年,原国家学部委员、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著名农林学家、教育家乐天宇教授回家乡创办,系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所民办高校。2010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民办转为公办,并与潇湘技师学院合并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永州市冷水滩区永州大道2号
潇湘技师学院潇湘技师学院
永州市第四中学
学校前身为1943年元月创办的私立芝城中学(芝城中学),1952年秋改公办,更名为零陵县第四初级中学,1958年秋升格为完全中学,定名零陵县第四中学(零陵四中);1960年,被定为省属重点中学;文革时期改名叫东方红中学;1985年更名为县级冷水滩市第四中学(冷水滩四中),1996年县级冷水滩市第四中学更名为(地级)永州市第四中学和;永州四中并再次被认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
永州市冷水滩区西区路166号 永州四中永州四中
永州市第十中学
永州市第十中学创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她的前身为湘江中学、五七中学、冷水滩镇中和冷水滩市三中,1995年更名为永州市第十中学。学校位于湘江西岸,毗邻虎岩公园。校园占地近30亩,校园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学校。
永州市冷水滩区长安路218号
永州十中永州十中
永州市第十六中
永州市第十六中学(原名“逸夫中学”)创建于1994年,1995年开始招生。1995年9月至2014年8月属于初级中学,2014年秋,增设小学部。学校占地面积51.03亩,建筑面积26589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设施完善,交通便捷。
永州市冷水滩区凤凰园向荣工业村
永州十六中永州十六中
永州市第十八中学
永州市第十八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始建于1968年,其前身为湖南跃进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子弟学校,2005年10月31日整体移交冷水滩区教育局管理,2006年8月更名为永州市第十八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9925㎡,校舍总建筑面积5821㎡,学校现有图书58105册;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8226.75㎡,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比较完善。 [11]永州市冷水滩区湘跃路
永州十八中永州十八中

折叠 科技发展

全区科技经费支出3902万元,比上年增加230万元,增长6.3%。年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年申请专利523件,授权专利160件,下降19.6%。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7.65亿元,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62.5亿元,占GDP比重为23.4%。

折叠 文化事业

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2个,文化广场60个,11个乡镇文化站,273个村级农家书屋;全年免费送戏下乡79场,举办文化艺术培训13期,培训学员7000人,组织开展老年合唱团免费培训320人次;年末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2万余人次,外借图书46000余册次;全区城市公园10处,全区共接待游客823万人次,增长21%,旅游总收入41.8亿元,增长22%。

折叠 体育事业

全年共开展群体活动26次,参与健身29.33万人次,参与率54%。新建健身路径36条、健身广场12个,农民健身工程落实156个村,普及率80%,俱乐部42个,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户外活动等协会12家。全年获省级运动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2枚。全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7.14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42平方米。

折叠 卫生事业

全区卫生机构490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9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个。医院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总数5912张,比去年增加22床,每千人拥有床位11.12张;卫生技术人员208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06人,注册护士909人。

折叠 人民生活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06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539元。其中食品烟酒5649元(食品4457元)、衣着1107元、居住2448元、生活用品及服务932元、医疗保健1728元、交通和通讯127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3221元、其它商品和服务18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7元,增长8.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96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3510元,衣着362元、居住165元、生活用品及服务542元、医疗保健1446元、交通和通讯687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899元、其它商品和服务198元。

折叠 社会保障

全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全年新增就业人数5412个,安排下岗失业人员2481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4732人,征缴基金1750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失业保险总参保21405万人,征缴基金235万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0%、142%;工伤保险新增参保1300人,征缴1231万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3%、20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保30644人,征缴基金11971.1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77.35%;职工生育保险征缴基金19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3.0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保418480人,征缴基金25038.5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0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年末参保12000万人,征缴基金26463.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21678人,征缴基金1795.11万元。为56498名待遇领取人员发放养老金5879.02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折叠 资源环境

全区国土面积1217.13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48.28万亩,其中水田41.88万亩,旱地6.4万亩。单位GDP能耗(2010年不变价)0.531吨标准煤/万元。

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3.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60.1%,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3%,地表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35万亩,其中义务植树136.5万株;年末有林地面积57.2万亩,年末封山育林面积2.0万亩,活立木蓄积总动力121.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49%。 [6]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永州方言

永州市区方言为零陵话(也叫永州话),因古零陵县得名,今主要分布于永州市区(零陵区和冷水滩区)及双牌县的北部,以零陵城区为中心,使用人口120万左右,属于汉语方言-北方语-西南官话-零陵话(永州话)。

折叠 风土人情

零陵人(永州市区人)素以擅饮而饮誉三湘四水,凡来零陵见过零陵人喝酒或曾与零陵人对饮过的外地人,无不惊叹零陵人的能“饮”善“醉”。人说,零陵人好客,好客的最高境界就是醉。于是便有零陵人断言,在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中,精彩分呈的零陵酒界应占有不可或缺,甚至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则不只一次的认为,郭小川写的“豪情、美酒,自古长相随。”是否就是专写零陵人,因为零陵人的豪气、酒量和醉功的确足以“傲视天下”。

零陵人钟爱杯中物,不仅喜庆佳节聚众开怀畅饮,就是工余闲暇也要独自悠然小酌。男人喝,女人也喝;大人喝,小孩也喝;结婚喝,离婚也喝;升学、参军、参加工作、外出打工,毕业、退伍、退休、反乡都得喝。只要找得到由头,都免不了要干上几杯。

零陵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又是一个“酒才辈出”的现代酒城。零陵酒文化可谓底蕴深厚,最大的特色就是喝酒气氛极其浓烈。在零陵,冠有“酒圣”、“酒仙”、“酒鬼”、“赵三斤”、“钱五瓶”、“孙不醉”、“李一桶”、“不倒翁”、“笑面虎”、“冷面杀手”之类光荣称号的随处可遇。这些人一坐上酒席,就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既热情又健谈,笑料叠出,荤段子不断。饮至高潮时,猜拳行令,小杯大碗,较量的较量,斗智的斗智,助威的助威,呐喊的呐喊,要是当场不倒人,绝不散席走人。外地人都说,零陵人喝酒特别“蠢”,特别“蛮”,以放醉别人为能事。零陵人常挂在嘴边的“酒场无父子”的格言就是最好的脚注。

然而在推杯盏饮的搏杀中,却也暗藏各种机巧。零陵酒界醉人之法确实精彩纷呈。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在当今零陵酒场可以说得到了完美的运用。

一曰车轮战术。一把手先敬一杯,接下来是二把手、三把手、四把手、往下来是科长、副科长、然后是秘书、干事、会计、司机、大师傅……这样轮番“轰炸”,令你招架不住。你不能喝了,这可不行;领导的酒喝了,就看不起咱老百姓,上层路线要走,群众路线可不能丢!

二曰扮猪吃虎。上桌就装模做样,找来白开水或饮料,“诚恳”地表白自己从不沾酒,或找来随身携带的药品或处方之类,声明“谨尊医嘱”。等到别人都“酒酣耳热”之际,则挺身而出,为了今天这友好的气氛、这等壮观的场面、这份真挚的情谊,自己豁出去也值得。

三曰美人计。零陵的女士们、小姐们往往不喝则已,一喝惊人。一位或几位笑吟吟的美眉坐到身边,不仅令酒席生辉,而且时机一到,就风云突变:女人陪酒岂有不喝之理?不喝就是藐视“半边天”,就是“死封建”,就是承认自己比女人还女人。

四曰无中生有,你说你喝醉了,那不行,说醉了的人就没醉。请问你贵性?免贵性某。好!我家里的那位也性某,半个家门(谁知道我还没有结婚呢?)加深两杯。

五曰抛砖引玉。你说你不行了,那好!咱们猜拳,醒醒酒。不会。不会就学,包教包会。喝酒的人不会喊拳,怎算真正的酒界中人?

六曰釜底抽薪。先喝“星星”(小杯),你还没动静,就改喝月亮(茶杯)。你再不倒,就喝“太阳”(大碗),总得把你“解决”。于是,有人断言:不懂零陵酒文化,不是地道零陵人(永州人)。 [7]

折叠 永州习俗

永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劳动及与外地人的交往中,逐步演化、发展和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永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永州的历史和现状,服务当前和今后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永州地方风情的内容极其丰富。地方语言,民族服饰,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婚丧喜庆的重大礼仪,传统的节日活动,以及文娱体育活动等,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色彩。例如方言,各县都有县内通用的“官话”,又有不同类型的“土话”,语音千差万别,多数人既讲“土话”,又讲“官话”,实行“双语制”。又如待人接物,从见面到让座,从斟酒到吃菜,都有不同的讲究。同时,由于永州境内住有汉、瑶、壮等不同民族,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大差别。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永州各地风俗习惯仍然有着以下共同特征: 

勤劳古朴:这是永州各地风俗习惯的本质特征。永州境内山峦重叠,溪河密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古以来,永州人民就在这里“火耕水耨”,“以渔猎山伐为业”,逐步形成了勤劳勇敢,不辞劳苦,心地善良,纯洁朴实的气质特征。因此,史称永州“人多淳朴”(《宋史·地理志》),“地有舜之遗风”(宋编《太平寰宇记》)。 

热情好客:这是永州各地风俗习惯的突出特点,也是永州人民的传统美德。刘禹锡《送周鲁儒序》说,永州人“往往清慧而文”。宋《方舆览胜》说,永州“民知教化”。清李逢时在《东安县志序》中说,东安“民雍容而好礼”。凡到过永州的人,都有宾至如归之感。热情的永州各地人民,虽然待客礼节各异,但往往尽其所有以待客人。这种传统美德,一直流传至今。 

能歌善舞:这是永州各地的又一特点。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永州境内的民间歌舞就广为流行。到唐宋时期,永州民间歌舞已成为普遍现象。宋《晏殊类要》说,永州“俗尚歌舞”。这也说明永州人民古往今来都爱美的享受。现在,无论是汉族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都载歌载舞。特别是江华瑶家的《长鼓舞》和瑶歌,祁阳的地方小调等,均称誉省内外。 

当然,与任何其他地方一样,永州的风俗习惯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其如“信鬼巫、重淫祀”(《汉书·地理志》),婚姻中的尚门第、重彩礼,以及重男轻女,宗族械斗等,都是消极无益的东西。这些消极的东西,古代有识之士也极力反对。如清代郡人常在就反对当时的陋习,批判“婚姻多尚财帛,归妹每致愆期,虑嫁资而溺女,责聘礼而背盟”,“卜葬酷信风水,拘忌年甲,甚而逾界寻龙,远年停柩”,“居丧崇尚浮屠,而桑门之梵呗杂以俳优;有疾惟事祷祝,而巫祝之牲酒倍于参苓,济则归功于神,不济则委于命”等等(清道光《永州府志·风俗志·常在论风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永州风俗习惯中的迷信成分和封建宗法观念等消极因素,已大大减少,但其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失,部分陋习又有回潮。 

永州风俗习惯的产生和形成,从根本上讲,是本地人们社会活动的结果,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外来影响。它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受许多因素特别是本地经济文化的制约。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永州风俗习惯中的积极因素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其消极因素将逐步减少乃至消失。 

一般习俗 

永州人民在长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礼节。与外地人的交往间,以及邻里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夫妻妯娌之间等等,都注意讲究礼貌,以礼相待。特别是热情好客,礼貌待客,已成为永州人民的传统习惯与美德。无论节日或者平时,熟人或者生客,路过或者久居,到了永州各地,均有宾至如归之感。主人为尽地主之谊,往往尽其所有,热情招待客人,使客人吃得高兴,住得舒服,过得愉快。即使家境较为贫困的,也要千方百计借钱借米,用以款待客人,而决不在客人面前稍露窘境。 

永州各地接待客人的礼节,大体可以分为汉族地区和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两种不同类型。 

汉族地区的礼节大致相同。客人一到,主人便会起身相迎,主动让座,递水送茶,问寒问暖。即使客人是路过或办某件事情,并非专程作客,热情的主人也会执意挽留用餐。但是,在坐位、渴酒、用菜等,各地颇多讲究。客人若懂得当地规矩,主人则会更加高兴。 

坐:各地习惯大致相同。主人给客人让座时,一般都会将凳椅等擦一下,再搬给客人坐。如果凳、椅有灰未擦,客人不要自己去擦或用口吹灰,否则主人心里就不高兴,认为客人嫌弃他。如遇节日喜庆,酒席座位往往有上席、下席、陪席之分。上席一般在房内神龛一方,有的地方则以靠壁一方为上席,在坪子里摆席,则以北面为上席。客人一般应按主人的安排就座,主人一般都将最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上席。 

酒:永州各地农村,绝大多数人家都有自己酿酒的习惯。招待客人,一般都用家酿米酒,一时无酒的,也会借酒或买酒进行招待,有“无酒不成敬意”之说。喝酒时,主人会殷勤地频频劝酒,斟酒之后,把酒壶放在自己旁边,并将壶嘴向着自己。客人开怀畅饮,主人就高兴,否则就会认为你“见外”。但客人不要去拿酒壶,更不要掀开酒壶看酒的多少。如果客人不能再喝了,在主人斟酒时,将手捂住酒杯就行了,或将酒喝干后把杯子放在一边,主人一般不会勉强。 

菜:永州各地农村款待客人,往往尽其所有,把最好的菜拿出来。款待客人的菜式,鱼和鸡鸭讲究较多。鱼是各地常见的一道菜。在春节期间,酒席上的鱼象征年年有“余”,多数地方的习惯是只看不吃。有的地方没有鱼,就木或竹雕成鱼形,浇上佐料来代替鱼。不知这一习惯的,往往投箸于鱼,从而闹出笑话,主人心里也不高兴。一般时候,鱼多在酒足之时上桌,客人可照吃不误,但有“鱼到酒止”之说。鸡、鸭也是款待客人的常见菜式。但用鸡、鸭的什么部位招待客人,各地颇多讲究。道县、宁远、新田一带,鸡头俗称“凤冠”,鸭头俗称“龙头”,象征尊贵。招待客人时,鸡鸭之头往往让与客人,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重。如果客人不止一位,则让与客人中的贵客。如果没有生客在场,则让与席中辈分最高或年纪最长者。客人接受主人夹来的鸡、鸭之头,主人就高兴;若不接受,主人则会再三相让。江永、冷水滩区、芝山区一带农村则不然,用以招待贵客的部位是鸡、鸭尾部,俗称鸡屁股、鸭屁股或“鸡翘”、“鸭翘”。他们认为鸡、鸭尾部多肉少骨,是最肥美的部位,从而相沿成习。当地人外出做客,往往也以能吃到鸡、鸭尾部为荣。东安、祁阳一带,则以鸡、鸭胸肌肉及其内脏招待贵客。鸡、鸭之爪、蹼,俗称“抓钱手”,多为主人自己食用。而鸡、鸭之翅膀,象征远走高飞,鹏程万里,多为青年人食用,这些习惯各地基本一样。同时,无论到谁家做客,客人一般不得将菜汤喝光,不得刮食锅贴(俗称焦锅),否则主人会认为客人嫌饭菜不足,挖了自己的“底子”。 

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与汉族地区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凡是进入瑶家的客人,都会受到尊重和热情款待。饶有风趣的“挂袋子”与“瓜箪酒”,是瑶家待客的典型礼节。客人到了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挂钩上一挂,就表示要在这家用餐。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留客人在家里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到别处去,吃饭的事往往落空。瑶家待客慷慨大方,彬彬有礼。腊肉、山珍野味和土特产,是瑶家待客最常见的菜式。客席上,金黄厚实的腊肉奉为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腊肉夹给客人。客人不管喜不喜欢,都应当接受,这样主人才会高兴。瓜箪酒是瑶家招待客人的特制酒。这种酒用糯米制成。它酿成糊酒后,掺上清泉水或凉开水,饮用时用瓜瓢舀出倒在碗里,连液带渣一起喝下。酒度不高,香甜可口。用餐时,由家里最年轻的姑娘斟酒盛饭,主人则频频向客人夹菜敬酒。此时,客人不必拘束过谦,应大大方方开怀畅饮。这样,主人认为客人看得起瑶家,就会越发高兴,备加亲热。如果拘谨见外,反而不受欢迎。到瑶家做客,还要懂得当地的禁忌,否则会引起主人的反感。这些禁忌主要是: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等。  [8]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潇湘驿

潇湘驿潇湘驿冷水滩形成较早,前人涉足较多,留下不少名胜古迹。主要有:“ 潇湘驿”,位于境南潇湘二水汇合处,古人驻足歇息之地,如今尚有石牛、石马、石刻等遗迹可寻;“矶唐叟钓”,位于境北黄阳司渡口,前朝文人杨成斋在此留有石刻;文昌阁,建于明嘉请年间,濒临市区河西,凌崖耸立,高50余米,俯视有腾家之感,仰望有触天之势。

境内山川秀丽,不乏游览胜景。境北四明山壁立万仞,云壑峻深,传闻是舜帝南巡憩息之地;西侧焦山峰峦奇特,飞石林立;南侧五指山形似五指,风格独韵;市区内湘江中的宋家洲,四面环水,犹如长沙“桔子洲头”,是天然的水上公园。正在兴建宋家洲电站和宋家洲乐园、西区公园、南区游园等人文景观。特别是宋家洲电站建成后,将增添市区内朔湘江二十公里的“潇湘揽胜”风景线,此系全国罕见的城市奇特景观。 [9]

折叠 李达故居

李达故居建于清末民初。1938年李达回乡居住时, 李达故居李达故居为读书和研究所需,他亲自设计,对正屋的南寝室前壁窗户进行了改造,改变了原花格的结构形式,扩大了花格面积,增加了室内的光线亮度,也融入了见多识广的李达自己的智慧,使建筑在局部构件上,具有了中西合璧的时代风格和装饰特点。

1988年,李达族人出资维修正屋正堂后面的墙体及北侧耳房的两间房屋。1990年,为纪念李达百年诞辰,原冷水滩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故居进行修缮,并在故居内开辟“李达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陈列李达部分遗物、手稿及相关历史照片。

2000年至2003年,冷水滩区成立李达故居维修领导小组,按照文物“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对李达故居进行一次全面修缮。同时,充实陈列内容,改善陈列条件,修筑通往故居的公路。

李达故居于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8月被永州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7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3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折叠 大陂岩

大陂岩大陂岩

大陂岩位于普利桥镇宽公村大陂岩张家庵子侧边,原张家庙方位,距城区30公里。村前溪水自岩西2里的壑谷中流出,形成小溪,缓缓流过村前,又蜿蜿流进岩内。有石砌炮台,己残缺,岩口宽12米,最高处6.5米,进口平展,溪水流入岩内左侧100米处,水面渐扩,宽达7米余,成一深潭。洞中可容千余人。岩顶钟石乳,或细如长针、或粗壮如柱、或如串串珍珠千奇百怪,形态逼真。明洪武元年(1368)兵乱,为百姓避难之所。1944年,日军陷境时,当地老百姓亦多避居岩内。以地名取名。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潇湘人物
李达(1890-1966)
唐克(1903-1930)
周三毛(1854-1936)
康孟侯(1903-1939)
严正(1917-1950)
吕旃蒙(1905-1944)
刘庆堂(1874-1952)
沈克寰(1896-1962)
颗颗珠(1920-1968)
唐天月(1953-1979)
冯天柱(1885-1959)
廖清品(1929-1950)
吴四元(1953-1979)
何宝珍(1902-1934)蒋琬(?-246)
周敦颐(1017-1073)怀素(725-785) [10]
参考资料
  • 1. 历史沿革 . 冷水滩区政府网 . [2018-7-10]
  • 2. 自然地理 . 冷水滩区政府网 . [2018-7-10]
  • 3. 气候水文 . 冷水滩区政府网 . [2018-7-10]
  • 4. 民族构成 . 冷水滩区政府网 . [2018-7-10]
  • 5. 领导之窗 . 冷水滩区政府网 . [2018-7-10]
  • 6. 冷水滩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湖南统计信息网 . [2018-7-10]
  • 7. 风土人情 . 冷水滩新闻网 . [2018-7-10]
  • 8. 永州习俗 . 冷水滩区政府网 . [2018-7-10]
  • 9. 名胜古迹 . 冷水滩区政府网 . [2018-7-10]
  • 10. 潇湘人物 . 冷水滩区政府网 . [2018-7-10]
  • 11. 永州学校 . 永州新闻网 . [2018-7-11]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

为您推荐

    冷水滩区
    冷水滩区

    湖南省行政区划

    长沙县 津市市 云溪区
    1 建制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3.1 位置境域
    3.2 地质环境
    3.3 地形地貌
    3.4 气候环境
    4 自然资源
    5 区域人口
    5.1 人口详情
    5.2 民族详情
    6 区域政治
    7 区域经济
    7.1 综合概述
    7.2 第一产业
    7.3 第二产业
    7.4 第三产业
    8 社会事业
    8.1 教育事业
    8.2 科技发展
    8.3 文化事业
    8.4 体育事业
    8.5 卫生事业
    8.6 人民生活
    8.7 社会保障
    8.8 资源环境
    9 历史文化
    9.1 永州方言
    9.2 风土人情
    9.3 永州习俗
    10 风景名胜
    10.1 潇湘驿
    10.2 李达故居
    10.3 大陂岩
    11 著名人物

    PHP网站源码罗湖百姓网标王推广价格扬州网站关键词优化哪家好昭通设计网站推荐商洛网站优化软件多少钱迪庆关键词按天收费推荐那曲百度竞价延安网站推广方案晋城建设网站报价仙桃企业网站建设太原SEO按天扣费哪家好龙华网站关键词优化公司巴中百度竞价包年推广公司甘南网站推广系统多少钱昭通网站seo优化哪家好九江网站搜索优化报价迪庆网络广告推广济南至尊标王推荐武威百度网站优化排名哪家好宁波企业网站改版推荐昌吉网络广告推广推荐长沙设计公司网站多少钱厦门网站关键词优化公司清远优秀网站设计多少钱绵阳企业网站改版多少钱淮南网页制作公司临沂网站优化推广坑梓设计网站报价通化网站制作推荐池州SEO按天计费多少钱营口SEO按效果付费多少钱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