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首页
反馈
消息
登录
注册
2019-08-29 17:44:01

蓬安县 - 四川省南充市下辖县 免费编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 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来自等; 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蓬安县隶属于 四川省 南充市。蓬安春秋系巴国地,秦系巴郡,汉初置安汉县,公元507年置相如县,明太祖洪武年间设蓬州,1913年改蓬州为蓬安县。

蓬安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0°44′-31°17′,东经106°10′-106°41′之间,东西宽22.11千米,南北长61千米,面积1332平方千米。 蓬安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5℃,常年无霜期306天。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月季分布不均,但强度不大,可用率高。

蓬安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县、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四川省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蓬安素有“中国锦橙第一县”的美誉。蓬安县城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大型史诗歌舞剧《 相如长歌》、嘉陵江民俗风情剧《 蜀红》、 周子古镇、“ 百牛渡江”生态奇观等文化旅游品牌国、省闻名。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蓬安县

  • 面积

    1332平方公里

  • 外文名

    Pengan County

  • 人口

    67.76万人(2018年)

  • 别名

    蓬州

  • 方言

    周口话、永州话、沅州话

  • 行政区类别

    县级

  •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

  •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省南充市

  • 著名景点

    嘉陵第一桑梓,大深南海,金城山,白云山

  • 下辖地区

    15个镇、24个乡

  • 政府驻地

    相如镇政府街18号

  • 火车站

    蓬安站

  • 电话区号

    0817

  • 车牌代码

    川R

  • 邮政区码

    637800

  • 地理位置

    中国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

  • 行政代码

    511323

  • 地区生产总值

    172.40亿元(2018年)

  • 人均生产总值

    29920元(2018年)

  • 县委书记

    蒲国

  • 县长

    崔竹君

目录
1 建制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4 自然资源
5 区域人口
6 区域政治
7 区域经济
8 社会事业
9 历史文化
10 伤市汽距反老掌回名风景名胜
11 历史名人

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蓬安县360百科安县蓬安县境,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崖墓都材担派响中出土的陶器,已有造型生动的母子鸡、鸽、狗、猪、双人合身佣等出现。

殷商属巴人之国。

周为巴子国地。

周显王四十年(公元前329年),秦灭巴国后属巴郡。

惠文王更年后九年(公元前316年),属巴郡阆中县。公元前200年刘邦称汉中王,巴地遂为汉有,西汉初期为阆中确计便城停识儿东失县置安汉县,县内南境属较行跑剧哥额额投独章主安汉县,北部仍属阆中县。南朝宋、齐时期,通女频向能液操隶属仍旧。

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分阆中县地置大寅县,以邑西大寅山为名,治地在今县境北部茶亭乡蓬池括济陈助灯精坝,属隆城郡。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置蓬州,以州内大小蓬山为名。州治安固(今营山安固场)。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隆城郡废,属蓬州。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北周所置蓬州由安固(今营山境)徙大寅。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大寅理脸诗钱刻球县以治地蓬水绕流更名蓬池,元至下万控部延斤落另再元二十年(公元1希汉死德之班283年),蓬池县废,其地入仪陇、营山、相如三县。

南朝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析安汉县北火波菜热们控板置相如县。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在此寓居由给体能还觉表,故名。隶属与县同置的梓潼郡。南朝普没格甲地语富设月算位梁天正二年至太平二年(公元552-557年)西魏占蜀,改属南宕渠郡。隋开皇三年,罢诸郡以州统县,属隆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改州为郡,属巴西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改郡为州,相如县属隆州,析相如县东境置郎池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南充置果州后,相如县改属果州,析相如西北境置新城县(后改名为新政县)。武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析相如县东南境置岳池县,相如治所迁于嘉陵江西岸今锦屏镇陵江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果州为南充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果州,相如为其属县。后梁开平元年至南宋宝庆二年(公元办继成二907至1226年),县隶属如前。宝庆二年,果州以理宗“安潜”之地,由州升府,名顺庆府,相如为其属县。南宋理宗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蓬州徙治县内云山(又名运山,今河舒镇燕山寨),以抗御蒙军。南宋宝祜六年(公元1258年)相如县由顺庆府改属蓬州。

明洪武(1368至1398年)间,相如县省入蓬州直辖,属顺庆府。

清世祖七年(165独从区按0),蓬州改为不领县的县级散州,仍属顺庆府。民国2年,废蓬州改名为蓬安县,取蓬州、安汉县首字为名。1949年12月12日蓬安解放,由川北行署南充专区管辖,县城所在地为锦屏镇,195块析善斤各燃何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管辖,1957年12月,县城迁至周口镇,1968年为南充地区管辖县,1993年为南充市辖县,2006年撤周口镇,设相如镇、县政府驻地相如镇。 [1]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图相如镇:相如镇原名周口镇,为蓬安县城,位于蓬安县南北走向的中部,北依龙角山,西临嘉陵江及江对岸相如故城,东靠营山绿井乡,南与古蓬州遗址——燕山寨毗连,距南充市区60千米。周口系古码干斗调井字头,上至广元555.5千米,下至重庆453千米,是嘉陵江上下船只往来、停泊必经之处,连接陆路蓬(安)、营(山)、仪(陇)、通(江)、南(江)、巴(中)各县市通道。水运港口舟揖繁忙,人们习惯称之为舟口。港口上案字全理班讲视抗府自彭家沟小河口、题讲证整载测货跑行下至洪家娅口,长一千余米。元至突杨天误别它滑胡支个元十五年(1278死器会即),蓬州迁相如县治所(今锦屏镇)州县同治。舟口与蓬州隔水相望,为蓬州之门户、口岸,故又称州口。宋朝,合州(今合川市)通判周镰溪(尊称周子)去南部探亲访友,途经舟口,士绅盟们传粒官句文人留住讲学,后人敬重其道德文章,遂建镰溪祠,并将舟口雅名周子镇(今红军街进口有周子镇牌坊),习称周口。清道光三年(1823),设周口场。光绪二十年(1894),仍为东乡九团之首,名为州口。民国2年(1913),建周口乡。民国22年(1933),中国工农红军在周口建立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周口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4年(1935),设立周子上乡、周子下乡。民国31年(1策充料额来个神许942),改为周底这班某策百口乡和清溪乡。1949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周口,设立周口乡解放委员会。1950年5月,正式建立周口乡人民政府。1952年,县政府决定搬迁周口,将周口分设为城关镇和周口乡。起善京类刚宪免年器菜义1957年12月,县政府和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迁城关镇。1958年,将周口乡与清溪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城罪呢外将示见难阿关镇单列。1959年,周口区驻地迁河舒。1981年地名普查改城关镇为周口镇。1992年,将清溪、红旗、白玉和大泥部分村合并组建周口镇,辖45个村、309个村民小组、7个居委会,总人口73815人,面积106平方千米。1994年,原白玉从周口镇划出。2002年10月,周口镇所辖9个居委会和7个村划出,组建相如街道办事处,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驻周口镇。周激办车口镇单设。2006年,周口镇和相如办、白玉乡合并组建相如镇。

锦屏镇:锦屏镇位于蓬安肥香算中部,嘉陵江西岸,嘉陵耐推球找江从镇北人境至东转南,环绕半个镇,其境域背山面水,镇内又有玉环溪穿城。镇治所陵江场西边,有山五峰并古望天财见振夜末谓浓列,势若奔马,名五马山,堪刚经财群确差判至既垂称古相如县和古蓬州屏障。清时改五马山为锦屏山,镇以山得名。锦屏镇驻地为相如县治所。明太祖洪武年间(1371左右)省相如县人蓬州,民国2年(1913)改蓬州为蓬安县,至1957年,一直是相如县、梓撞郡、蓬州、蓬安县治所。历史上蓬州曾与阆州(今阆中市)和果州(今南充市)并称。她既是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故居地滑资又江货积,又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清代著名爱闰思想家姚莹旧治。民国2年(1913),州改县后,州城治所建政城厢镇,民国能木防镇维苏29年(1940),城厢镇改为城中镇。1950年,建城中乡人民政府,1952年,分设为城中镇和城中乡,1953年,分别改为陵江镇、锦屏乡。1958年,陵江镇、锦屏乡与两某获孙儿乡呀磁景路乡合并成立灯塔人民公社。1959年,改为锦屏公社。1967年,锦屏改为东方红公社。1969年,成立锦屏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锦屏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复名锦屏乡,辖巧个村。1986年,撤销锦屏乡,建立锦屏镇。1992年,撤区建镇,将原马回乡所辖8个村、原长梁乡所辖6个村、原两路乡所辖2个村划归锦屏镇管辖。扩大后的锦屏镇宗举头另亮翻正仅之辖引个村、233个村民小不真被武曾项是组,l个居委会。1994年7月,划出原马回乡所板心找续密保辖8个村,划入原龙云长永种乡所辖3个村,调整后锦屏镇辖26个村、1个居委会。1997年4月,将动伯斤渐算规原长梁6个村、龙云2个村划出。

长梁乡:长梁原名中坝,原乡政府驻地为一大坝,前有嘉陵江,后些犯源占去有一个大壕,江水上涨,四面被水围住,坝在水中,故名中坝。后来,乡政府迁驻江岸信慢资防可程溶价留怀边,距县城16千米。1953年初,设立中坝乡人民政府。1955年,划归正源乡。1958年,与正源合并成立冲锋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中坝人格决活鸡收金贵手边民公社,共有8个大队。1967年,改为常胜公社,1969年,成立中坝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改为长梁公社,1983年,改长梁状怕调念波乡。1992年8月,长梁乡合并到锦屏镇,1997年,恢复长梁乡,辖8个村69个社。2006年6月,马回乡并人长梁。

正源测考款海正怀都突占它掉镇:正源又名望水垭,位于蓬安县西南部,嘉陵江西岸,距县城20千米。清咸丰十年(1860)前叫清和场,后因此场主街正对江水,更名正源场。是嘉陵江上至广元下至重庆有名的古码头之一,水运繁盛,商贸兴旺。清光绪二十年(1894),设正源场。民国时期,望水娅场镇一部分属蓬安正源乡,一部分属南充正源乡管辖。民;国2年(1913),蓬安设正源乡。1950年,设正源乡儿时动人民政府,1953年,正源乡之外,新建望江镇。1958年,正源属冲锋公社。1961年,改为正源公社。1967年,改为冲锋公社。19699年,成立正源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恢复为正源乡,1986年,改为正源镇,辖13个村、108个村民小组,l个居民委员会。1992年9月,长梁乡两个村并入正源,1997年4月,正源恢复原建制。

三坝乡:三坝乡位于蓬安县城西南,嘉陵江东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与利溪镇相接,西与正源镇、顺庆渔溪乡隔河相望,南与顺庆江陵镇接壤,北与中坝隔江,离县城20千米。因境内有姚家坝、郑家坝、阀家坝3个坝得名。三坝解放前属正源乡。1950年,始设三坝乡人民政府。1958年,三坝与马回、利溪合并组建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三坝公社。1967年,改红星公社。1969年,成立三坝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三坝乡。1992年9月,并入利溪镇。1994年8月,恢复三坝乡建制。

石孔乡:石孔位于县城东南,东临营山县联升乡、凉风乡,西接相如镇,南与开元乡接壤,北连营山县的茶盘乡,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3千米。场后岩上有个大石洞,故名石孔场。民国2年(1913),建石孔乡。1933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石孔建立乡苏维埃政权。民国24年(1935),撤销石孔乡,民国29年(1940),设石孔乡。1950年,设石孔乡人民政府,属二区(河舒)管辖。1958年,石孔与三元合并成立乘风人民公社。1961年,撤销乘风公社,1967年,改曙光公社,1969年,成立石孔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石孔乡。

河舒镇:河舒镇位于县城东南,原先因枣儿娅阻隔且道路险阻,距县城公路里程10千米,新修一级公路打通枣儿垭后仅7千米。早年场镇在现址北一里许,名龙凤场,现址是其河边的一个猪市,名河(边)猪市。清康熙中期,在此建立佛寺,名河猪寺。寺前小溪清澈见底,垂柳依依;后山古柏参天,浓荫蔽口,风景秀丽,幽静舒适,遂将河猪寺雅名河舒寺。乾隆四十二年(1777)迁场于现址,名河舒场。河舒境内燕山寨,又名运山城,高山峭壁,山顶有天生池。南宋淳祐初,四川节度使吴玠将蓬州州治从蓬池坝(现荼亭乡蓬池村)迁燕山寨,筑城抵御蒙军。清道光三年(1823),设河舒场。光绪二十年(1894),河舒场为东乡九团之一。民国2年(1913),建政河舒乡。民国22年(1933),红军在河舒建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9年(1940),河舒设乡。1950年,建立河舒乡人民政府。1958年,河舒改名成立红光公社。1959年,恢复河舒公社。1967年,河舒改名红櫻公社。1969年,成立河舒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改河舒乡人民政府。1986年9月,撤乡建河舒镇。1992年,将碧溪、开元和柳滩一部分划入河舒,辖41个村。1994年和1997年,重新划出增加的村,恢复河舒镇原建制。

利溪镇:利溪镇位于蓬安县城西南方向,嘉陵江东岸,距县城公路12千米。利溪原为两场,一名利溪场,一名永济场,两场间有三条溪河相汇流人嘉陵江。清同治年间(1862—1874),于三溪之上违石拱桥三座,两场合一称为利溪场。利溪平时商贾不断,风帆连线,也是嘉陵江上繁荣的水码头之一。清道光三年(1823),设利溪场。民国2年(1913),建利溪乡。1950年,设利溪乡人民政府。1958年,利溪与马回、三坝合并建立卫星人民公社,辖32个管理区。1961年,建立利溪人民公社。1967年,再次将利溪改为卫星公社。1969年,成立利溪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利溪乡。1986年,撤利溪乡,建利溪镇。1992年9月,三坝乡整体并人利溪镇管辖。1994年4月,三坝乡析出,利溪镇恢复原建制。

龙蚕镇:龙蚕原名会龙,位于蓬安县南面,与新园乡、天成乡、利溪镇、高坪区会龙镇、御史乡、搽耳镇接壤,省道203线穿境而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1千米。清光绪二十年(1894),设会龙场。民国2年(1913),建会龙乡,辖20个保(含南充会龙乡)。1952年,将原会龙乡的第3、4保和第10至20保组建会龙乡人民政府,驻地迁现址,仍名会龙乡,辖10个村,1958年,会龙与新民乡合并成立先锋人民公社,辖24个管理区。1961年,成立会龙人民公社,编为16个生产大队。1967年,改名先锋公社。1969年,成立会龙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地名普查,蓬安为区别南充会龙,因全乡蚕桑出名,取蚕大如龙之意,改名龙蚕公社。1983年,更名为龙蚕乡。1992年9月,龙蚕与新园乡合并建龙蚕镇,迁至新园地址。1994年7月,恢复新园乡,龙蚕镇保留,恢复原乡管辖建制并迁回原址。

新园乡:新园原名新民,位于县城南面,仪华公路穿过新园场。乡政府驻地新园场,距县城17千米。1952年,民主建政时由原利溪乡第12、15保,原会龙乡第6、7、13、14保,原杜家乡第10保组建新民乡人民政府。1958年,新民与会龙合并组建先锋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为新民公社,属河舒区管辖。1969年,成立新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地名普查改为新园公社。1983年6月,改为新园乡。1992年,新园乡整体并入龙蚕镇,政府所在地设在原新园乡胡家坝(今踏坡梁村四社)。1994年9月,恢复新园乡。2002年6月,政府驻地搬迁至杨家坝(今麻阳河村一社)。

碧溪乡:碧溪原名杜家,位于蓬安县城南面,因境有溪水名碧溪得名,与海田、河舒、柳滩接壤,治所碧溪场,距县城17千米。清道光三年(1823),杜家场为蓬州南乡14团之一。民国2年(1913),建杜家乡。1950年,设杜家乡人民政府。1958年,杜家成立团结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杜家公社。1967年,又改为团结公社。1969年,成立团结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更名为碧溪公社。1983年,撤社建碧溪乡。

柳滩乡:柳滩原名柳树,位于县城南面,北与河舒镇相连,南与杨家镇相连,西与碧溪乡接壤,东与开元乡接壤,距县城16千米。此场原名接龙场,清中期,有株十围大柳树扑倒于河上,形成滩口,又称柳树滩,人们当从柳树上面过河,俗称“柳树桥”。后房屋增多成集市,名柳树场。清道光三年(1823),柳树滩是东乡12团之一。光绪二十年(1894),柳树名接龙场,仍为东乡9团之一。民国2年(1913),建政柳树乡。1950年,设柳树乡人民政府,为二区(驻地先在河舒后在柳树)管辖。1958年,与杨家、中华合并建立奔腾人民公社,改属罗家区管辖。1959年,增设柳树公社。1961年,柳树人民公社划归河舒区管辖。1967年,改名赤卫公社。1969年,成立柳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更名柳滩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柳滩乡。1992年,撤销柳滩乡,13个村并入杨家、2个村并入河舒。1997年,析出并入杨家的13个村重建柳滩乡。

开元乡:开元原名三元,位于县城东南面,东临石孔乡,西接河舒镇,南与柳滩乡接壤,北连相如镇,乡政府驻地自塔村,距县城17千米。三元因清朝时由袍哥“仁”“义”“礼”三个堂口筹资修建的石平桥“三元桥”而得名。解放前开元乡分属石孔、柏杨2乡。1950年,设三元乡人民政府,属二区(先驻河舒后改驻柳树)管辖。1955年,撤销三元乡,其地域仍分属石孔乡和原柏杨乡管辖。1958年,与石孔乡合并成立乘风人民公社属周口区管辖。1961年,成立三元人民公社,辖8个生产大队,属河舒区管辖。1967年,改名解放公社。1969年,成立三元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更名为开元公社。1983年,撤社建开元乡,属河舒区管辖。1992年,开元乡并入河舒镇。1994年,恢复开元乡原建制。

罗家镇:罗家镇位于县城东南,东北与新河乡、福德镇、南燕乡相望,西与济渡乡相连,北靠杨家镇,国道318线穿境而过,是县南重镇,距县城29千米。传说,罗家二字系由清初罗、龚二大姓开店起家兴场名罗家场;又说,清初罗家现址有罗汉寺,寺中和尚横行霸道、欺压乡民,岳池县洪安桥来此做工的木匠罗某设计将其制服,并驱逐出境,为一方除害,百姓们感激他的恩情,将他全家迁来此处落业,遂称罗家。此处是蓬安、渠县、广安、南充等地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罗家乡以场得名。清道光三年(1823),设罗家场为东乡12团之一。光绪二十年(1894),罗家场仍为东乡九团之一。民国2年(1913),建政罗家乡。1950年,设罗家乡人民政府,属六区(驻地罗家)管辖。1953年,罗家乡属六区(驻南燕)管辖。1958年,成立飞跃人民公社,属罗家区管辖。1959年,建罗家人民公社。1967年,改洪湖公社,属洪湖(罗家)区管辖。1969年,成立红卫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罗家乡。1986年,撤乡建罗家镇。1992年,中华、南燕乡并人罗家镇。1994年至1997年,南燕、中华相继划出恢复原建制。

杨家镇:杨家镇位于蓬安县城东南面,东与营山县交界,南邻中华,西连柳滩乡,北接石孔乡,距县城20千米。杨家场清初为杨氏富豪所占,当地有三座古庙,远近进香求神者甚多,食宿商机使开铺设店者日多,遂成集市,名杨家场。清道光三年(1823),设杨家场为东乡12团之一。光绪二十年(1894),设杨家场仍为东乡9团之一。民国2年(1913),建政杨家乡。1950年,设杨家乡人民政府,隶属第二区(河舒)管辖。1955年,属南燕区。1958年,杨家与柳滩(柳树)合并为奔腾人民公社,隶属罗家区。1959年,成立杨家公社,隶属河舒区。1967年,又更名为奔腾公社。1969年,成立向阳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杨家公社管委会。1983年,撤社建杨家乡。1992年,柳滩13个村并入,始置杨家镇。1997年4月,柳滩乡划出。

福德镇:福德镇位于蓬安县城东南部,东与达州市渠县新市乡、宋家乡相望,西与南燕乡、新河乡相连,南靠广安市花桥镇、大有乡,北连营山县星火镇,距县城42千米。清初,小溪河畔坝上有三座古庙,朝拜进香的人很多,逐渐成场,名庙坝新场。清道光年间,有一文士游此,在武圣宫门上题“福德祠”,民众逐渐以福德二字名场。清道光三年(1823),设福德场,为东乡下属的12团之一。清光绪二十年(1894),福德场仍属东乡9团之一。民国2年(1913),设福德乡。1950年,建福德乡人民政府,属第6区(罗家)管辖。1955年,属南燕区。1958年,福德乡改东风公社。1959年,恢复福德公社属罗家区。1969年,成立福德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改福德乡。1992年,新河乡并入,组建福德镇。1994年,新河乡划出,福德镇辖原乡境域。

新河乡:新河乡位于蓬安县城东南部,东邻福德镇、南连罗家镇和南燕乡、西靠原中华乡,北与营山县交界,驻地双河口,有蓬(安)渠(县)公路通过,距县城36千米。1949年前,新河乡是福德乡的一部分。1952年,始成立新河乡人民政府,属第六区(罗家)管辖。1955年,属南燕区管辖。1958年,与福德乡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辖18个管理区,属罗家区管辖。1961年,成立新河人民公社。1967年,改为新生公社。1969年,成立新河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新河乡,属罗家区。1992年,新河乡并入福德镇。1994年,恢复新河乡。

银汉镇:银汉位于县东南端,与广安区郑山乡、岳池县天平镇接壤,距县城42千米。早年,此地有梁姓豪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希其权势永镇此地,故定名永镇场。场口一寺院内的和尚气愤难平,发奋读书,后应试考中,得官而回,制服了梁姓豪强,在寺内塑银罗汉一尊,名银汉寺,在场口立一桅杆,记载将永镇场更名银汉场的前因后果。古迹有来苏寺,据顺庆府志记载:“眉山苏轼游郡南朱凤山半载,又寓蓬州山寺,固名来苏寺。”山上现存有“洗砚池”、碑刻,碑文已风化无存。清光绪二十年(1894),为蓬州东乡之银汉场团。民国2年(1913),建政银汉乡,后与南燕乡合并为汉南乡。1950年,建立银汉乡人民政府,属第六区(罗家)管辖。1955年,属南燕区。1958年,成立劳动人民公社,辖10个管理区,属罗家区管辖。1961年,更名银汉人民公社,辖12个生产大队。1967年,改新华公社,属洪湖区(罗家)管辖。1969年,成立银汉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银汉乡。1992年,建银汉镇,原南燕乡所辖2个村、原凤石乡所辖的9个村并入。1994年,将1992年划入的11个村划出。

南燕乡:南燕乡位于蓬安东南部,与广安市蒲莲乡接壤,距蓬安县城36千米,省级名胜风景区——自云山位于该乡西北部。两百多年前现址仅有几间破烂茅屋,供过往客商食宿,但常遭抢劫,人们习称“烂院子”。20世纪初,传说修建街道挖地基挖出一对石蛋,瞬间不翼而飞,人们看到天上有一对燕子朝南飞去,方悟是“石蛋变为南飞燕”,因以“烂院”的谐音“南燕”为场名。民国29年(1940),始设南燕乡。1950年,建立南燕乡人民政府,属第六区(罗家)管辖。1953年,第六区驻南燕乡,设立南燕区公所。1955年,南燕区公所移驻罗家。1958年,南燕成立红专公社。1959年,恢复更名南燕公社。1969年,改新生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南燕公社管委会。1983年,撤社建南燕乡。1992年,南燕乡撤销分别并入罗家镇和银汉镇。1994年8月,恢复南燕乡建制。

兴旺镇:兴旺原名兴隆,位于蓬安南面,金城山西侧山下,地处岳池、高坪、蓬安三县、区交界处,国道318线贯穿兴旺场,经天成公路到县城35千米。由于三县交界,客商云集,生意兴隆,渐成集市,清乾隆年间启名兴隆场。清道光三年(1823),设兴隆场,为南乡14团之一。光绪二十年(1894),设兴隆场为南乡4个团之一。民国2年(1913),建政兴隆乡。1950年,建立兴隆乡人民政府,属第五区(驻兴隆场)。1955年,划归南燕区。1958年,兴隆和大成合并成立英雄公社,由罗家区管辖。1959年,英雄公社恢复为兴隆公社。1967年,改为英雄公社,属英雄(兴隆)区。1969年,改名成立东方红公社革命委员会属东方红(兴隆)区。1980年,改为兴隆公社管委会。1981年,为与南充兴隆区别,更名为兴旺公社。1983年,撤社建兴旺乡。1986年,撤乡建兴旺镇。1992年,将天成乡并入兴旺镇。1994年,天成划出。

海田乡:海田原名永兴,位于蓬安县南部,东与罗家镇、杨家镇相望、南接兴旺镇、济渡乡,西邻天成乡、北接碧溪乡,海田乡政府驻永兴场,距县城23千米。清道光三年(1823),设永兴场,属南乡14团之一。光绪二十年(1894),设永兴场仍为南乡4团之一。民国2年(1913),建政永兴乡。1950年,建立永兴乡人民政府,属第五区(驻兴隆)管辖。1955年,属南燕区管辖。1958年,永兴与济渡合并组建胜利人民公社,属兴隆区。1959年,改名永兴公社。1967年,改为新胜公社。1969年,成立永兴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改名海田公社。1983年,撤社建海田乡。1992年,并入济渡乡。1994年,海田乡恢复重建。

济渡乡:济渡乡位于蓬安县城南部,东依罗家镇、南靠凤石乡、西邻兴旺镇、北连海田乡,国道318线穿乡而过,经罗家到县城37千米。民国2年(1913),建政济渡乡。1950年,建立济渡乡人民政府,属第五区(兴隆)管辖。1955年,撤销济渡乡。1958年,济渡与永兴合并成立胜利人民公社,属罗家区管辖。1961年,成立济渡公社,属兴隆区管辖。1967年,改永红公社。1969年,成立红光公社革命委员会,辖9个村。1978年10月,三合的涧槽沟村并入济渡。1983年,撤社建济渡乡。1992年8月,将海田乡的14个村、凤石的10、11、12、13村并入济渡乡,共辖28个村,32平方千米。1994年8月,凤石乡、海田乡所属村回归原建制,济渡乡恢复原辖区。

凤石乡:凤石原名三合,位于蓬安最南端,东接银汉镇,南邻广安太平镇,西连兴旺镇、岳池渔峰乡,北依罗家镇、济渡乡,距县城43千米。清初,现址有杨、韩、盘三姓合伙修建场镇而名三合场。后因东临石马寨山,西靠凤凰山而改名凤石。清道光三年(1823),设三合场为东乡12团之一。光绪二十年(1894),三合场仍为东乡九团之一。1950年,建立三合乡人民政府,属第六区(罗家)管辖。1955年,属南燕区管辖。1958年,成立建设人民公社,属罗家区。1961年,恢复三合公社,归兴隆区管辖。1967年,更名为长胜公社。1969年,成立红星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三合公社管委会。1981年,改为凤石公社。1983年,撤社建凤石乡,属兴旺区管辖。1992年,凤石乡分别并人银汉镇、济渡乡。1994年,恢复凤石乡原建制。

天成乡:天成原名大成,位于蓬安县城正南方,东与海田乡接壤,西与高坪区长乐镇相连,南靠兴旺镇,北连新园乡,距县城30千米。以境内于民国22年(1933)所建大成小学而得名,学校以“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而名“大成”小学。1952年,建立大成乡人民政府,属第五区(兴隆)管辖。1958年,大成与兴隆合并成立英雄公社,归属罗家区管辖。1961年,成立大成公社,属兴隆区。1967年,改永胜公社。1969年,成立卫东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改名天成公社管委会。1983年,撤社建天成乡。1992年,天成并入兴旺镇。1994年,从兴旺析出恢复天成乡。

巨龙镇:巨龙原名盘龙,位于蓬安西部,距县城24千米。清乾隆年间蓬州知州周天柱观其山势若巨龙盘踞,故定名盘龙。清道光三年(1823),设盘龙场,属西乡14团之首。光绪二十年(1894),盘龙场仍为西乡四团之一。民国2年(1913),建盘龙乡。1950年,设盘龙乡属第四区,区驻盘龙场。1956年,盘龙区撤销,盘龙乡划归金溪区管辖。1958年,与中兴、群乐三乡合并成立红口人民公社,属金溪区管辖。1961年,建立盘龙人民公社,属盘龙区管辖,1967年,改名前卫公社,属前卫(盘龙)区管辖。1969年,成立盘龙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改为巨龙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巨龙乡。1986年,撤乡建巨龙镇。1992年,将群乐乡部分村划入巨龙镇。1994年,划出原群乐乡的村,恢复巨龙镇原建制。

群乐乡:群乐乡位于蓬安县城西北隅,东连正源镇,南与顺庆区桂花乡(龙凤)接壤,西邻南部县龙庙乡及高庙乡,北抵巨龙镇,乡人民政府驻地安乐院,离县城30千米。清朝初年,现址有寺庙凤来庵。一文人到此游玩,题诗壁上,其中两句为“层峦耸峙凤来庵,安乐名院自昔传”,后遂更名安乐院。1950年,建立安乐乡人民政府,属第4区(盘龙)管辖。1952年,将安乐改为群乐,设群乐乡,仍属盘龙区管辖。1955年,撤销群乐乡并入中兴、盘龙。1958年,属红口公社,归金溪区管辖。1961年,成立群乐公社,归盘龙区管辖。1969年,成立群乐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群乐乡。1992年,撤乡分别并入巨龙和高庙。1994年,恢复群乐乡。

两路乡:两路乡位于蓬安县城西部,东与锦屏镇相邻,西与巨龙镇相连,南与长梁接壤,北连龙云镇,距县城13千米,乡政府所在地石板店,境内有场镇两路口,故而得名。解放前两路乡属城中镇、城中乡管辖。1950年,建立两路乡人民政府,属第4区(盘龙)管辖。1955年,属周口区管辖。1958年10月,两路与锦屏合并成立灯塔人民公社。1961年1月,析出设两路人民公社,属盘龙区管辖。1967年,两路改名烽火公社。1969年,成立两路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两路乡,全乡辖12个村,103个村民小组。1992年9月,两路分别划入锦屏镇、龙云镇。1997年4月,并人龙云镇的9个村划出,恢复两路乡。

龙云镇:龙云镇位于县域西北部,东邻金溪镇、南接两路乡、西连巨龙镇、北与睦坝乡连界,镇人民政府驻地邓家庙,距县城17千米。相传三国时有一个大臣外游至此,观看龙云山峭壁千初,顶峰穿云,形如巨龙,乃潜龙伏虎之地,于是在此建寺庙,名龙游寺。庙成后,云雾缭绕,俯视如龙腾云海,故更名龙云寺。乡因寺得名龙云乡。清道光三年(1823),龙云为西乡的一个团。民国时现域分属盘龙、金和2乡。1950年l月,建立龙云乡人民政府,属第四区盘龙管辖,11月,撤乡并入盘龙。1952年,重建龙云乡。1955年,龙云乡改属金溪区。1958年,龙云与万和乡合并成立幸福人民公社。1959年,分别恢复万和、龙云公社。1961年,龙云公社复归属盘龙区管辖。1967年,龙云改幸福公社。1969年.成立龙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龙云乡。1992年,与万和乡、两路部分村合并建立龙云镇。1997年,析出两路、万和划入的村,龙云镇管辖原乡建制区域。

高庙乡:高庙乡原名中兴乡,位于蓬安县西北端,与群乐、睦坝、巨龙及南部县工家、顺庆区李家毗邻,治所高庙场又称中心场,距县城30千米,此场与盘龙场、工家场、李家场、河坝场各距10千米,居中而兴旺,清道光年间启名中兴场。清道光三年(1823),设中兴场,属西乡管辖。民国2年(1913),设中兴乡。民国34年(1945),与广兴乡合并成立广中乡。民国35年(l946),又将广中乡分为广兴、中兴2乡。1950年,建立中兴乡人民政府,属第四区盘龙管辖。1958年,中兴乡与盘龙乡、群乐乡合并成立红日人民公社属金溪区管辖。1961年,成立中兴人民公社,属盘龙区管辖。1967年,改名为自力公社。1969年,成立中兴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更名为高庙公社管委会。1983年,撤社建高庙乡。

睦坝乡:睦坝原名广兴,位于蓬安县西北部,东北隔嘉陵江与平头、石梁乡相望,南靠巨龙镇和高庙乡,西北以西河为界与南部工家场接壤,省道204线跨境,距县城28千米。睦坝乡西边、西河东岸,有广兴场而得名广兴乡。清嘉庆年间广兴场毁于战火,后迁建集市于大坟包(现址睦坝场),乡以场得名。明初编户睦坝里。清道光三年(1823),设西乡广兴场团。清光绪二十年(1894),广兴场仍为西乡4团之一。民国2年(1913),设广兴乡。1950年,建立广兴乡人民政府,属四区盘龙管辖。1952年,分为广兴乡和大观乡。1955年,合并为广兴乡,属金溪区管辖。1958年,成立火箭人民公社,为原南充地区最早成立的公社。1959年,恢复广兴公社。1961年,复为盘龙区管辖。1967年,改为火炬公社。1969年,成立广兴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更名为睦坝公社。1983年,撤社建睦坝乡。

徐家镇:徐家镇位于蓬安县北部,距蓬安、营山、仪陇县城(新政)均约为25千米,属川陕革命老区范围。徐家镇治所徐家场,因宋末有一徐姓人在此开店,名徐家店。清咸丰年间,离徐家店二里远的吴家场失火,住户陆续迁往徐家店四周居住,逐渐成为场镇,场以店名叫徐家场。徐家场的东、西、南、北街始建于13世纪,明正德十二年(1518),设立徐家乡场。清道光三年(1823),徐家场属北乡15团之一。民国2年(1913),建政徐家乡。民国14年(1925),徐家乡更名平安乡。民国22年(1933),中国工农红军在徐家成立徐家区及乡苏维埃政权,辖徐家等8个乡。民国24年(1935),仍为平安乡。民国35年(1946),复名徐家乡。1950年,建立徐家乡人民政府,属三区金溪管辖。1952年,设第七区驻徐家,辖徐家等8个乡。1958年,徐家与方广、黄坪2乡的部分村合并成立上游人民公社。196l年,建立徐家公社。1967年,徐家改为红胜区、红胜公社。1969年,成立忠东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徐家公社管委会。1983年,撤社建徐家乡。1986年,建立徐家镇。1992年9月,与方广乡4个村、黄坪乡7个村、骑龙乡5个村合并建徐家镇。1994年7月、1997年4月,相继析出原骑龙5个村、黄坪7个村。2006年,再次并人黄坪8个村。

茶亭乡:茶亭乡位于蓬安县最北端,距县城37千米。古驿道过此山娅处,有茶棚和凉亭子,后住户增多形成集市,合称茶亭场。梁、隋、宋朝置大寅县,五代、宋朝置蓬池县,历时777年,县治均设在今茶亭乡蓬池坝村。民国2年(1913年),设蓬安县茶亨乡。民国14年(1925),更名为蓬池乡。1950年,设茶亭乡人民政府,属第七区,区驻二道。1952年,仍属七区,治所迁至徐家场。1958年,与方广合并,成立光明人民公社。1967年,改为光辉公社。1969年,成立红军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茶亭公社管委会。1983年,撤社建茶亭乡。1992年,原方广乡所辖2个村划归茶亭管辖。其后,建制未变动。

诸家乡:诸家乡位于蓬安县北部,距县城34千米。因清初诸姓人家在此开店,名诸家店,后聚居成场,名诸家场。民国22年(1933),中国工农红军在诸家建立乡苏维埃政权。民国29年(1940),设诸(家)鲜(店)乡,治所设于今鲜店。1950年,建立诸家乡人民政府,治所诸家场。1958年,成立革新人民公社。1961年,改名诸家人民公社。l967年,改名革新公社。1969年,成立革新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诸家公社管委会。1983年,撤社建诸家乡。1992年,将原方广乡2个村和黄坪的柳溪桥村划归诸家乡。1997年,柳溪桥村划出,诸家辖14个村。

骑龙乡:骑龙乡位于蓬安县城北部,省道仪(陇)华(莹)公路穿境而过,东与营山县增产乡毗邻,西与金溪镇接壤,北与徐家镇相连,南与金甲乡交界,治所骑龙场,距县城22千米。清道光三年(1823),设骑龙场。民国2年(1913),设骑龙乡。民国37年(1948),与金甲乡合并成金龙乡。1950年,撤金龙乡,建立骑龙乡人民政府。1958年,骑龙乡与金城乡合并成立和平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骑龙人民公社。1967年,改名金龙公社。1969年,成立永红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骑龙公社管委会。1983年,撤社建骑龙乡。1992年,骑龙乡被撤销,分别并人徐家、金溪。1994年,恢复骑龙乡。

金甲乡:金甲乡位于蓬安县城北,北接徐家,西南靠相如镇,东邻营山,乡政府驻地金甲场,距县城12千米。金甲场清初有二龙庙,朝拜者甚多。为方便往来人员食宿,逐渐设店开铺而成集镇。当时丁家人多势大,取名丁家坪。后魏姓发达,传说梦金甲神人降临,遂名金甲坪,后习惯叫做金甲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即有金甲场。民因2年(1913),成立金甲乡。民国22年(1933),中国工农红军在金甲乡建立苏维埃政权。民国37年(1948),金甲与骑龙乡合并建金龙乡,乡政府驻地骑龙场。1950年,撤销金龙乡,建立金甲乡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战斗人民公社,驻地迁至金甲场黄确娅。1961年,更名金甲公社。1967年,改名战斗公社。1969年,改名前进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金甲公社管委会。1983年,撤社建金甲乡,辖9个村。1992年,原金马乡5个村、骑龙乡2个村划入金甲乡。1994年,从骑龙划入的村划出。1997年,将从金马划入的村划出,全乡仍辖9个村。2006年,再次将原金马乡6个村并入金甲。

金溪镇:金溪镇位于蓬安县城西北部,东与骑龙乡相望,西与石梁乡相接,南靠相如镇,北连鲜店乡,治所金溪场(又名斜溪场),距县城12千米。金溪场原址在现址嘉陵江下游1千米处的俞家坝,毁于洪水,清乾隆初迁于现址。场址因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斜汇人嘉陵江的小溪,原名斜溪场,取其水生金之意,雅名金溪场。清道光三年(1823),金溪属北乡巧团之首场。清光绪二十年(1894),金溪场仍为北乡10团之首场。民国2年(1913),设金溪乡。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金溪成立苏维埃政权。1950年,建立金溪乡人民政府,也是县第三区驻地,管辖金溪、徐家方向的乡镇。1958年,金溪与原西阳乡(后改向东)合并成立五星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金溪人民公社,1967年,改名向阳公社。1969年,成立金溪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金溪乡。1986年,改建为金溪镇。1992年,原金马的1个村、原骑龙乡的2个村、原石梁的6个村、原大泥乡的5个村,原向东乡的10个村并人。1994年,将由骑龙乡划入的两个村划出。1997年,又将原石梁、向东等划入的17个村划出,辖16个村。

石梁乡:石梁乡原名石门,位于蓬安县西北部,东南与金溪接壤,西与睦坝隔江相望,北与平头乡交界,水陆交通方便,乡治所石门坝,距蓬安县城19千米。解放前石门境域属平头乡管辖。1950年3月,建立石门乡人民政府,11月调整、合并为平头乡。1952年10月,复为石门乡。1958年,石门乡、平头乡合并成立超英公社。1961年,组建石门人民公社。1967年,改名为燎原公社。1969年,成立石门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地名普查因境内嘉陵江上石梁沱小有名气,更名石梁公社。1983年,撤社建石梁乡。1992年9月,石梁乡分别划归金溪镇、平头乡管辖。1997年,恢复石梁乡。

平头乡:平头乡位于蓬安县西北部,东与鲜店乡接壤,西与南部县王家镇相连,南与石梁交界,北连仪陇县环山乡,乡政府驻地骡紫观(平头场),距县城25千米。平头场得名相传于清末蒋家坝、王家坝交界处(现平头场)有一大黄桷树和几间茅屋店铺,商旅往来、歇息食住、生意兴旺,逐渐成为集市。因两坝相距人头之高,故名平头坝,又名平头场。民国2年(1913),建立平头乡。民国22年(1933),中国工农红军在平头设立第十五区苏维埃政权。民国24年(1935),平头与广兴、金溪合并为广金上乡。1950年,建立平头乡人民政府。1958年,平头、石门合并成立超英公社,仍驻平头场。1967年,更名为先进公社。1969年,成立平头乡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平头乡。1992年,石梁乡划出6个村并入平头乡。1997年,石梁乡划入的6个村划出,平头乡恢复原建制。

鲜店乡:鲜店乡位于蓬安北部,东临诸家,西接平头,南与金溪镇接壤,北连仪陇环山乡,治所鲜店场,距县城29千米。现在的乡政府住址是原红九军指挥铜鼓寨战役的临时指挥部。清末,一姓鲜的人在此开店卖饭,名鲜店子,后过往行人增多,食宿店铺增多,形成集市,名鲜店场。清光绪二十年(1894),设鲜店子场。民国2年(1913),建立诸鲜乡。1933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鲜店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5年(1936),建立鲜店乡,次年又与诸家乡合为诸鲜乡。1950年,建立鲜店乡人民政府。1958年,更名为前进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鲜店公社。1967年,改为前进公社。l969年,成立鲜店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撤社建鲜店乡。 [2]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蓬安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0°44′-31°17′,东经106°10′-106°41′之间,东西宽22.11千米,南北长61千米。全境从西北至东南呈长条状,纵长横短,略似一条吐丝的蚕。东出达州通湖北,南进广安达重庆,西经顺庆进成都,北上巴中出秦川,面积1332平方千米。

折叠 地形地貌

蓬安为典型丘陵地貌,南北两高、中间低。最高海拔827.3米,其中平坝占7.8%,浅丘宽谷占7.97%,高山管谷占22.64%,浅丘低山占4.72%,中丘中谷占11.98%,中丘中谷带坝占38.4%。县境无完整山系,海拔600米以上的低山50余座,集中分布在县南的凤石、罗家、南燕、新河及县北的诸家、鲜店等乡,面积为349.52平方千米,约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6.24%。县境丘陵集中分布于兴旺、河舒、巨龙等3个区域为中心的乡镇,面积556.91平方千米,约占全县面积的41.81%。

折叠 气候环境

蓬安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5℃,常年无霜期306天。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月季分布不均,但强度不大,可用率高。作物生长受影响较小。日照约1200小时,略偏少。

折叠 水文环境

嘉陵江长梁乡段嘉陵江长梁乡段蓬安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3.49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有水量101.31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320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总量426亿立方米。县境河舒主要是过境的嘉陵江与从东西两个方向汇入其中的小河溪沟,以及从境北、境东南汇入渠江的小河溪沟,总计104条,总长度600多千米。现有水库63座,山坪塘3050口,石河堰618处,蓄水池6189口。县境内的地下水以红层裂隙水为主,地形高低相差不大,森林覆盖差,径流量与蒸发量大,渗透量较小,不利于地下水储存和富集。境内水井水质一般较好,无色无味透明,水温在8℃-20℃,PH值在64-7,硬化度为55-185,适宜饮用。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生物资源

植被种类繁多,主要有楠木、香樟、泡桐、槐树、柏树、马尾松、慈竹、银杏、红豆等18种珍稀树种。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油菜、花生、蚕茧、黄麻、生姜、柑橘、桃李、柚、烟草及多种畜禽水产品,享有“中国锦橙第一县”“南方制种大县”“蚕茧丝绸之乡”美誉,先后被国家、省列为商品粮大县以及柑橘、蚕茧、生猪、水产开发基地县。

农副土特产品丰富,“锦橙”100号风靡国际,“石孔”贡米香飘华夏,“天府花生”畅销全国,优质蚕丝远销日本,江河养殖独领风骚,利溪条粉享誉巴蜀,杨家手工面历史悠久,国际金奖相如酒醇香甘洌,源于清朝的曹氏豆干口感奇绝,引相如井水研磨的河舒豆腐滑嫩清香,福德酥肉余味缠绵,白云矿泉水畅销不衰,“相如梨”声名远播。

折叠 矿藏资源

矿藏有砂金、钻石、钛铁、氯化钾、井盐、芒硝等。

折叠 水资源

境内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嘉陵江水电储藏量283亿千瓦时。有已经建成的装机容量861万千瓦时,年发电量3亿千瓦时的马回水电站和装机容量15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71亿千瓦时的27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四川核电站选址在蓬安县三坝乡,已进行了科研论证。天然气、自然水、发电量供应充足。

折叠 旅游资源

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地处朱德故里、小平故里之间。又是嘉陵江流域独特的旅游景区,琴台夜月、嘉陵晚渡、牛渚渔歌、五马排空、广慈晓钟、马鞍樵唱、石壁晴云、双篷叠翠,古“蓬州八景”美不胜收,小乐山群佛雕像、巍巍龙角山、大深南海、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避暑山庄、AAAA级旅游风景区“嘉陵第一桑梓”、抗蒙遗址运山城、司马相如故里门阙、河舒桃花村等蓬安新景令人流连。 [3]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2018年,全县年末总人口(户籍)67.76万人,其中,女性32.17万人。按居住地分,城镇人口12.94万人,乡村人口54.8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224人,人口出生率为7.7‰;死亡人口3103人,人口死亡率为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5%。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现任领导(2019年8月)
职务人员
县委书记 蒲国
县委副书记 崔竹君、龙祥平
县委常委杨佳、杜勇、董林、喻兆宇、余翔、邱时荣、石昆仑、吴向明 [4]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何林忠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汪俊波、李光辉、费晗、蒲元平
县政府县长 崔竹君
县政府副县长杨佳、何振宇、姚春明、刘颖、陈崛
县政协主席 刘晓林
县政协副主席
康林松、陈国胜、李运明、孙超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2018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172.4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56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从生产的角度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7%,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9%,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4%,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方生产总值29920元,比上年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7年的24.3:43.6:32.1调整为23.5:42.9:33.6,与2017年相比,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4.13亿元,比上年增长9.2%。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60.4%,对GDP的贡献率为63.6%,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领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2018年全县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地方公共预算收入609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各项税收32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地方公共预算支出364768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263万元,比上年增长3.7%,公共安全支出15569万元,比上年增长10.6%,教育支出63926万元,比上年增长0.1%;科学技术支出584万元,比上年增长49.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63151万元,比上年负增长0.2%;医疗卫生支出25305万元,比上年负增长6.9%;节能环保支出8952万元,比上年负增长38.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769万元,比上年负增长35.2%。

折叠 第一产业

2018年,我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7.0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总产值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5.4%;林业总产值1.12亿元,比上年增长6.8%;牧业总产值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渔业总产值2.6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92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42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作物总产量达30.13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3.94万亩,比上年增长0.6%,产量12.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小麦播种面积13.98万亩,产量3.89万吨,比上年减少1.5%;玉米播种面积18.52万亩,产量7.02万吨,比上年增长0.1%。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9.34万亩,产量4.68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18.26万亩,总产量达到3.18万吨,比上年增长3.1%;花生种植面积10.97万亩,产量1.49万吨,比上年增长2.9%;园林水果总产量9.66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柑桔类产量达8.29万吨,桃产量达0.80万吨。

全年共完成绿化造林73000亩,其中人工造林42000亩;森林抚育15000亩,低效林改造6000亩;城区大环境绿化300亩;义务植树30万株;绿色通道工程绿化39公里;四旁植树20万株,完成育苗230亩,森林覆盖率达39.5%。

2018年,全年出栏生猪52.89万头,比上年增长2.3%;出栏牛1.17万头,比上年增长2.8%;出栏羊17.32万头,比上年下降1.1%;生猪年末存栏35.65万头,比上年下降3.5%;牛年末存栏1.94万头,比上年下降0.6%;羊年末存栏11.62万头,比上年增长下降8.9%。肉类总产量5.16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猪肉产量3.86万吨,比上年增长2.6%。

折叠 第二产业

201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0%,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总产值28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工业销售产值28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产品销售率达99.4%;利润总额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年末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建筑企业共20户。商品房施工面积95.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2.9%,其中新开工面积74.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8.6%;房屋建设竣工面积43.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14.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1.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71.0%。

折叠 第三产业

2018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按销售所在地划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行业分,餐饮收入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住宿业收入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零售业收入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收入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批发业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批发业收入0.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全年接待游客44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6%和30.5%。

2018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43亿元,比上年增长5.9%。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事业

大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实力,加强校级交流研讨,探索教师城乡交流机制,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努力促进县域内校级间、城乡间教育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认定。2018年末,全县基础教育校(园)141所,其中:小学36所,初中34所,高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0所,幼儿园6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教育学校2所。全县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68207人,比上年下降1.8%。其中:学前教育在校学生12770人,比上年下降6.3%,小学在校学生31455人,比上年下降1.5%,初中在校学生15309人,比上年增长5.3%,高中在校学生8482人,比上年下降7.7%,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91人,比上年增长1.6%。基础教育教职工4852人,比上年下降1.1%,其中:专任教师4490人,比上年增长0.4%。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284人,比上年增长20.7%,教职工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19人,比上年增长9.2%。

蓬安学校
校名简述校址校园风光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创办于1926年,1952年被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蓬安中学校”,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先后成为南充地区重点中学、南充市重点中学,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校风示范校”,2000年创建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12月顺利通过“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2004年3月创建成为“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校”,2012年3月通过“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验收。 [8]蓬安县锦屏镇
蓬安中学蓬安中学
四川省蓬安县第二中学
四川省蓬安县第二中学,创建于1956年,为适应学校布局调整,2003年在原四川省蓬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转制为四川省普通高(完)中,现为南充市示范性普通高(完)中。学校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30000余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备,建有多栋教学大楼、实验综合楼、综合办公楼、男女生公寓、师生食堂,扩建了运动场,全新装备了一系列教学实验设施、设备。四川省蓬安县相如镇丝绸街148号 蓬安二中蓬安二中

折叠 科学技术

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指导项目申报,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倍增计划”,进一步激发主体活力,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强化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2018年全县高科技产业企业16个,专业技术人数6205人。全年申请专利235件。

折叠 文化事业

2018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乡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39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2万册,全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2018年,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信覆盖面积持续扩大。广播覆盖人口达62万人、电视覆盖人口68万人;全县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达到1568公里,电视节目套数50套。有线电视入户率10.2%,电视覆盖率95.7%。乡镇广播站39个,广播通村率28%,广播覆盖率87.3%。

折叠 医疗卫生

2018年末全县卫生机构55个,实有床位2962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221人,其中:执业医师772人,执业助理医师116人,注册护士826人,药剂人员112人,检验人员8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56人。在所有卫生机构中,医院13家,实有床位1857张,卫生技术人员1374人;中心卫生院7个,实有床位305张,卫生技术人员309人;乡镇卫生院31个,实有床位405张,卫生技术人员331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实有床位369张,卫生技术人员210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9人。

折叠 人民生活

2018年,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9.08元,比上年增加1592.44元,增长9.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32.57元,比上年增加1895.98元,增长8.6%,按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10461.84元,比上年增加957.44元,增长10.1%;经营性收入6413.53元,比上年增加413.97元,增长6.9%,财产性收入1840.81元,比上年增加183.83元,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598.35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食品支出4631.26元,比上年增长3.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2.02元,比上年增收1318.77元,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3020.5元,比上年增加278.21元,增长10.2%;家庭经营收入6310.04元,比上年增加446.11元,增长7.6%,财产性收入292.72元,比上年增加44.06元,增长17.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03.73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食品支出4251.54元,比上年增长7.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0%。

折叠 社会保障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63万人,征收基养老保险金6.64亿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66万人,参保缴费人数11.94万人,征收基金0.70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4万人,共计代扣代缴养老保险费1.78亿元。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39万人,征收基金1.22亿元,基金支出0.94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4.52万人,征收基金3.56亿元,基金支出2.49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56万人,征收基金554.78万元,基金支出172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79万人,征收基金374.61万元,基金支出315.28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0.99万人,征收基金315.28万元,基金支出214.51万元。我县纳入低保对象共90209人,全县保障率为12.4%。其中:城市低保16103人,农村低保74106人;各类养老机构52家,总床位数2300余张。 [5]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相如文化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 司马相如,就生长在蓬安。如今,这座建制达2000多年的古县,处处充溢着相如文化的浓烈氛围。财神楼在周(口)河(舒)一级公路上,新矗立起一个气势恢弘的古典式建筑———相如汉阙牌坊,它是由省博物馆魏学峰担纲设计,投资230余万元修建的,上有省作家协会主席马识途题写的六个端庄汉隶:“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县在打造“相如文化”方面,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传,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任蓬州(今蓬安)州官,偕文君建琴台而居,创酒坊以酿;抚琴赏月,把酒为赋。明代蓬州提学副使卢雍曾作《琴台夜月》赞曰:“城内多美酒,琴台飘酒香。”秉承相如、文君酿酒之法,几年前,南充相如酒业公司就手工酿制出了相如系列酒。同时,“司马相如”在农村已成雪梨的形象代言人,几次品种改良后,以黄坪乡为基地的“相如梨”而今硕果满枝。县内河舒豆腐、杨家手工面、石孔贡米、利溪粉丝等地方名特优食品,无不围绕“相如”品牌进行精深加工,也彰显出相如文化的经济张力。

地以人传。蓬安县陆续开始兴修仿古建筑,在龙角山、大深南海建琴台酒坊,在司马相如出生地建司马墓,在白云山石崖上刻《子虚赋》、《上林赋》……1000米长、33米宽的相如大道两侧,都以仿古建筑为主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就此和谐统一。

2003年9月,蓬安县成立了司马相如研究会,将相如文化的研究推向深入,为 城市建设起到蓬安美景了智囊作用。关于相如文化研讨,2003年7月上旬举办了省市名家赴蓬安的采风笔会;2003年10月中旬,国际性专题大会在相如故里隆重举行。

蓬安县以建设“一山(白云山)、一县(古相如县)、一城(运山古城)、一江(嘉陵江)”为重点,以挖掘相如文化为龙头,恢复蓬安“古八景”,塑造蓬安“新八景”,确立了做好宗教旅游、历史旅游、人文旅游、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新思路。如今,“相如古县生态文化旅游”已完成了总体规划,下河街、蓬州及相如县旧城(锦屏镇)的恢复与开发业已启动,恢复建成了司马长卿祠,并对古街道、古民居、古铺面进行了如旧修复。这一切,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着前来蓬安感受相如遗风、体验民俗文化的游人。

源远流长的相如文化,让蓬安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魅力倍增。 [6]

折叠 民俗文化

川北灯戏《跳蹬》川北灯戏《跳蹬》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已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前后,县境内民间有许多演出团队和演出戏台,有的一个村一个班子。解放后,政府建立了县级川剧团,吸纳了一批优秀艺术人才。1958年,县川剧团排的“川北灯戏”节目到中南海怀仁堂献演,获中央首长称赞。其传统节目《滚灯》、《八阵图》首获中国川剧艺术二等奖。现保留着南充市九县仅存的蓬安县川剧团。川北灯戏仍是本团的主要形式。2、水龙舞蹈“水龙”是蓬安县境内失传的一种舞。解放前在干旱的夏季人们为求天降雨,消除灾害而时兴耍“水龙”。水龙用树枝叶扎成,舞者跳跃腾挪,观者往龙身(人身)泼水,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其场面生动活泼、欢天喜地,妙不可言,有相当的开发利用价值。

蚌舞:“ 蚌舞”,由女着浓妆背蚌壳道具扮蚌壳精,男扮渔翁两相戏舞,民国时期,县境内甚为流行。“蚌舞”是广泛流传于我县民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价值是:人民欢庆节日的独特表现形式,有着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

婚嫁歌:“ 婚嫁歌”是流行于我县农村嫁女时的一种仪式,姑娘出嫁前,请来姐妹和三亲六眷唱嫁歌。“婚嫁歌”是由单调的声调,似哭似唱,有分有和,有领有帮多种演唱形式,和多种曲调组合而成,有着独特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是现代文化艺术的有养元素。

嘉陵江船工号子:“嘉陵江船工号子”是船工在集体劳动中为了统一动作,在长期劳动中而流传的一种歌曲,简称船工号子,其表现形态大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或齐唱,时而悠雅动听,时而雄壮激昂,充分彰显劳动者的勇气和力量,也很有艺术感染力。

2019年蓬安县千人民俗巡演闹新春2019年蓬安县千人民俗巡演闹新春彩莲船: 彩莲船又称旱船,仿川剧《秋江》搬上街市进行表演。用竹、木等做成船型,外蒙以布或色纸。表演时,舞女将“船”系于腰际,如坐船中,另一人扮执浆艄翁。在锣鼓声中,二人合舞,船随舞女轻盈舞步,似漂浮水上,随波荡漾,艄翁舞姿诙谐有趣,常与龙灯、狮舞、车灯、莲宵等配合游市。

莲宵:“莲宵”又名连响,将齐肩小斑竹两端各开孔4至5个,每孔系铜钱2至3枚即成道具。因道具制作简单,群众多喜参加。表演时,表演者伴随秧歌锣鼓,用莲宵有节奏地敲打肩、膀、腰、腿、脚等部位,棍中铜钱随之发出清脆的响声,边舞边唱。解放后,经艺人逐步创新,形成县境独特的8拍、10拍、12拍拍击法至今。

车灯由领腔邦腔的“农歌”发展为边歌边舞的过街舞蹈,俗称“逗么妹”。表演人物不限,一人领唱莲宵词,众人合唱“柳莲柳”。周口、锦屏以么妹站于纸扎彩轿内,由4人抬轿,1人扮丑驼执长烟袋随轿扭唱。1人扮小丑执莲宵轿前戏逗;利溪则增扮摇旦1名,手挽花篮轿前扭动;金溪、盘龙、兴隆等地,除么妹、抬轿者相同外,由1人扮小丑手执大折扇轿前戏逗,彩轿前后各配4人打“莲宵”。

竹琴: 竹琴是渔鼓传入四川后演变发展形成的,一般为一人用竹筒、竹板自打自唱。调派有川西调和川东中河调。解放后,发展为多人坐唱,“甜平”、“苦平”、“怒腔”、“扫腔”、“吟哦腔”等唱腔灵活运用,深受群众欢迎。

盘子:盘子亦称“ 四川盘子”,由演唱者一手持瓷盘,一手执竹筷,边敲边唱而得名,民国时期,为一人清唱,解放后发展为集体载歌载舞,乐器也由二胡伴奏改为以弦乐为主的多种乐器伴奏,唱腔多脱胎于民歌,曲调优美,节奏活跃。

莲花落: 莲花落又名“莲花乐”或“莲花闹”。原为乞丐乞讨时用竹板击拍演唱的顺口溜,后来逐渐发展为曲艺。清乾隆年间,县境内出现职业演员,内容多系民间传说,也有即兴演唱。清嘉庆后,彩扮莲花落出现,增加了闹子(又名节子)、小锣等打击乐器,并发展到扮演人物故事。

折叠 名优特产

石孔贡米石孔贡米

石孔贡米: 石孔贡米是相如故里的米中瑰宝,原名“油香米”、“黄金米”,仅产于蓬安县石孔乡。石孔贡米的主要特点是糯而不腻,清香可口,似硬却软,似糯不粘。米粒油润晶莹洁白,半透明,有光泽;具有特有的自然清香味,蒸煮时初揭笼盖,香气四溢,隔两三间屋可闻到香味;蒸煮后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食味好、冷后不硬,入口香滑绵软有弹性。经检测:石孔贡米直链淀粉含量16.2%、蛋白质含量9.6%、胶稠度84㎜,综合品质达到国颁一级质量指标。富含磷、钾、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每公斤含硒330微克,远远高于一般优质米,被称为富硒大米,硒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缺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肝病、近视、哮喘、肿瘤、癌症等发生。硒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清除人体有害垃圾、促进人体健康、延缓衰老之功效。石孔贡米营养极为丰富,特别适宜老年人和儿童,为款待贵客、馈赠亲友之佳品。 [7]

金溪白酒:又名斜溪白酒,始创于明朝,清代评为蓬州贡酒,工艺独特,纯粮酿造,味香酒醇,注册品牌“金粮纯”、“金粮液”远销河北、山东,蜚声省内外。金溪美酒,香飘千里。真可谓:“集天地之精华,吸五谷之精英”。金溪白酒以精选大米、高粱、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纯小麦特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窖续糟三十天固态发酵,取用纯净清洌的优质地下山泉活水精心酿制。采用配醅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级并坛等精湛的技艺。酒体风格属浓香型或浓香风格型白酒。

吴馓子:是司马相如故里一道古老的传统美食,有着几代人的传奇。吴氏祖传名特小吃,秘方考究、做工精致,采用水糖、黑芝麻、核桃、花生、黄豆、香料等,以嘉陵第一桑梓“神龙泉”水揉合,生坯三寸六,成品三寸一,色泽红润、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无穷。沿江两岸,口口相传,嘉陵江畔,美食一绝。

鸡丝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鸡丝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亚东卤鸭亚东卤鸭亚东卤鸭:是精选本地土鸭,经过宰杀清理,腌制去腥,配以八角、丁香、山奈等二十余种调料加工而成,其味入骨,香透里肌,质感干香、鲜醇、不腻口。曾获“南充市2002年首届美食文化艺术节”名特小吃金奖,深受消费者喜爱。

唐氏米凉粉:是唐氏三代祖传的地方风味小吃,它具有麻、辣、酸、香等特点,味美可口,回味无穷,曾荣获“南充市2002年首届美食文化艺术节”名特小吃银奖,非川人难以享受也!

回锅肉:为四川首创传统名菜。此菜味浓而香,与青蒜合炒,红绿相间,色味俱佳,颇受食家欢迎。

蓬安河舒豆腐蓬安河舒豆腐河舒豆腐: 蓬安河舒豆腐是用河舒镇独特水质推磨而成。据当地老人回忆,相传清顺治年间就有了名气。镇上的豆腐酒家更是众多,光有名气的就多达二三十多家,单听豆腐酒家的店名便是一道独特的视觉盛宴:“张大胡子豆腐城”,“张小胡子豆腐庄”,“张文革豆腐店”,“桂花村豆腐庄”“河舒豆腐山庄”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更有无名小店兼营豆腐买卖的,尽管如此,但依旧食客众多,生意兴盛。河舒豆腐质地松软、品种多样,味道鲜美,入锅任煮不烂,火炕任翻不硬,滑腻舒适,口感极佳,深受各方客人喜爱。如今有一种说话就是:来蓬安旅游,不吃河舒豆腐,枉来蓬安一趟。可见河舒豆腐在蓬安名吃特产中的地位。

姚麻花:蓬安特产 姚麻花系清朝乾隆年间在宫廷里担任御厨的姚氏先人专办清朝皇帝秘制的御用食品,后来姚氏先人辞官回乡,其制作麻花的独门宫廷御膳的手艺也随之带回了家乡蓬安,并历代传秘至今。蓬安特产姚麻花采用上等小麦精粉与嘉陵第一桑梓景区里内富含铁,硒等元素健身养生的神龙泉水精致而成,目前已开发有椒盐,肉松,芝麻,怪味,红糖,麻辣系列产品,无防腐剂,天然绿色食品,自然状态下课储藏六个月以上,独具特色的现场制作工艺和上乘的产品品质,被誉为“无法复制的巴蜀一绝”畅销川内外,深受社会各界广大消费者赞美。

相如香兔相如香兔相如香兔: 相如香兔产于古相如县蓬安,以优质散养食草相如兔为主要原料,选用二十多味中草药和植物香料精工腌制而成,是纯天然无公害畜产品。外观色泽棕红透亮,肉体乳白略红,肉质细嫩,入口化渣,香味浓郁,回味悠长。相如香兔具有“四高四低”特点,即高蛋白质、高赖氨酸、高卵磷脂、高消化率,低胆固醇、低脂肪、低脉酸、低热量,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相如香兔因其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且具有绿色、健康、方便的特性,符合现代消费时尚,深受消费者青睐。

曹氏豆干: 曹氏豆干是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的特产。蓬州曹氏豆干开袋即食,口感细腻绵软,味道特别纯厚,吃来满口溢香,回味悠长,是佐餐、配菜、馈赠亲友的上佳快餐食品,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樟茶鸭樟茶鸭樟茶鸭: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内,有一种远近闻名的特色美食,名叫 樟茶鸭。樟茶鸭是一道有着神奇来历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天下美食。相传,清朝同治年间,成都人黄晋临在清宫御膳房给慈禧太后当差,慈禧太后平时吃腻了山珍海味,于是便吩咐下去,要御膳房研制一些新的美食出来改换口味,御膳房岂敢怠慢,黄晋临便灵机一动,将御膳房里的熏鸭和卤鸭的传统制作工艺改成用樟树叶来熏制。熏制出来的樟茶鸭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醇厚鲜美,香味独特。如今,樟茶鸭综合了清宫秘制的精髓做法和民间樟茶鸭的独特做法,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和改良,已成为相如故里的一大特色美食。

蓬州牛肉:蓬安特产,产于司马相如故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结合蓬安生态旅游《百牛渡江奇观》,由此诞生了以“蓬州”为商标的美味牛肉。目前已成为蓬安县家喻户晓的美食特产。该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钙、磷、铁等人体有益的元素,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其色泽外黑内红,入口化渣,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是家宴、旅游、馈赠亲友之佳品。 [9]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蓬安县,其汇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的爱情圣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农耕文明等五大品牌资源,被专家学者誉为“最浪漫的休闲家园”。景区分为“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是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中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目前,旅游区已建成了百牛渡江景区、周子古镇、滨江文化休闲区、龙角山和马电景区5个景区,其中相如故城和周子古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且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该景区是一个集山、水、城相依相融,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折叠 滨江文化休闲区

滨江文化休闲区滨江文化休闲区滨江文化休闲区是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核心景区之一,景区有钟情门、江梓楼、渔耕桑雕塑、铜雕、秀瀑、夫妻树、情侣楼、神龙泉和木栈道等多处景观和配套设施。这里既是游客亲近嘉陵江的最佳水岸,也是感受嘉陵江农耕文化的最好地方。

钟情门共有35根钟情柱,体现了汉唐建筑雄风。相传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见钟情,文君的丫环以一首藏头诗“一曲琴挑凤求凰,见君风流更惆怅,钟情自古难启齿,情到深时愁断肠”,成就了他们千古流传的浪漫佳话。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濡以沫26年,其后相如病逝,卓文君又独自持守9年,共35年。为了纪念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见钟情、浪漫爱情延续35年,我们塑了这35根钟情柱,并取名为钟情门。

折叠 周子古镇景区

财神楼财神楼 周子镇被誉为“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百年不动一砖一瓦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古镇”,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小城、四川十大风情名镇和四川最美古镇,其兴起于南朝梁武帝析安汉县设相如县之后,始称舟口,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古码头。古镇由下河街、上河街、新华街和红军街组成。唐初起陆续建成有财神楼、武圣宫、万寿宫、濂溪祠、洞仙观、鱼娘庙、南华宫、文昌宫等。北宋庆历二年(1042),时任合州通判的周敦颐来舟口开筵讲学,影响甚大,人们便将舟口改名为周子镇以表纪念。

周子古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恰恰印了“镇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绝伦美景。这座嘉陵江上最后的古镇码头,依山傍水,古朴民风,一砖一瓦,都道尽历史衷肠。古镇坡形古街共约千米,现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5000余套间,所有古民居建筑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别具情调。目前古镇已复建了财神楼、周子码头、濂溪祠、万寿宫、周子客栈、周子茶楼等旅游景区和配套设施,打造了吴馓子、姚麻花、樟茶鸭、嘉陵江河鲜、古玩店等一系列旅游经营店。

折叠 龙角山景区

龙角山景区龙角山景区

龙角山景区位于蓬安县城西北部,与周子古镇景区紧紧相连,总面积约650亩,最高处海拔近600米,是蓬安县城周边的制高点。龙角山名来源于山脉走势,其山犹如一条卧伏于嘉陵江边饮水的龙,山顶犹如龙角。此山为蓬安一名山,《元和郡县志》对其有所记载。清代安徽监生周铭的《龙角山》诗云:“拏云气骨势纵横,夜月如珠颔下明。词客不须攀绝顶,狂吟唯恐卧龙惊。”目前景区有画圣广场、画江楼、龙角长廊、龙角寺、乡友林、半山亭、吴道子天梯、红军树、龙角圣水等景点。

龙角山景区为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目前景区有画圣广场和画江楼,画圣广场是为了纪念画圣吴道子在此画“锦绣嘉陵三百里图”而修建的。在广场紧挨龙角山的一侧,塑了肩宽30米、头高15米的吴道子头像,在临嘉陵江一边,修建了画江楼。

相传吴道子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改习绘画。曾在长安、洛阳的寺观中作佛教壁画400余堵,无一雷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他画佛像圆光、屋宇柱梁、弯弓挺刃,皆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的笔法来表现衣褶,呈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据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家》记载:唐玄宗想念蜀内山水,派画师吴道子和李思训前往嘉陵江观景作画。吴道子来到四川后,因仰慕司马相如,首先来到了相如故里,登上龙角山,站在这个位置(手指画江楼处)观江作画,并将画稿留在了这里,因而有记载“吴道子粉本在兹”,“粉本”就是草图。回到长安后,唐玄宗问吴道子画了些什么,吴道子答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他把画稿留在了这里,没带回长安,当然就无粉本了。于是,唐玄宗命令他在大同殿的墙壁上作画。吴道子仅用一天时间,就画成了“锦绣嘉陵三百里图”。而受命一同前来的李思训,却用了好几个月才完成画作,因而历史上有“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的说法。

折叠 花好月圆生态观光动物园

花好月圆生态观光动物园花好月圆生态观光动物园花好月圆生态观光动物园景区位于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南大梁高速公路利溪出口约100米,距离蓬安县城约10公里,南充市区约30公里,南充高坪机场约30公里,南充旅游环线内,区位良好,交通便捷。景区规划总面积3000余亩,规划打造成川东北最大的动物驯养和观赏演艺、科普教育、生态种植、花卉培育、健康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绿色生态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景区目前已建成珍稀动物园区、野生动物园区、家禽动物养殖园区、生态养殖园区。养殖动物100余个品种,10000余头(只),供游客休闲观赏,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2017年12月7日,经南充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集体审议,同意批准蓬安县花好月圆生态观光动物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10]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名人

蓬安名人
司马相如
蓝梦九
伍非百
张怡荪
魏时珍
王白与
唐青山

参考资料 [11]

参考资料
  • 1. 建制沿革 . 蓬安县政府网 . [2019-8-16]
  • 2. 行政区划 . 蓬安县政府网 . [2019-8-16]
  • 3. 蓬安县志 . 蓬安县政府网 . [2019-8-16]
  • 4. 领导之窗 . 蓬安县政府网 . [2019-8-21]
  • 5. 蓬安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蓬安县政府网 . [2019-8-21]
  • 6. 风土人情 . 共青团县县上网 . [2019-8-21]
  • 7. 石孔贡米 . 石孔贡米官网 . [2019-8-21]
  • 8.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简介 .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 [2019-8-22]
  • 9. 吃在蓬安 . 蓬安县政府网 . [2019-8-22]
  • 10. 旅游景点 . 蓬安县政府网 . [2019-8-22]
  • 11. 蓬安简介 . 蓬安县政府网 . [2019-8-22]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

为您推荐

    蓬安县
    蓬安县

    1 建制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3.1 位置境域
    3.2 地形地貌
    3.3 气候环境
    3.4 水文环境
    4 自然资源
    4.1 生物资源
    4.2 矿藏资源
    4.3 水资源
    4.4 旅游资源
    5 区域人口
    6 区域政治
    7 区域经济
    7.1 综合概述
    7.2 第一产业
    7.3 第二产业
    7.4 第三产业
    8 社会事业
    8.1 教育事业
    8.2 科学技术
    8.3 文化事业
    8.4 医疗卫生
    8.5 人民生活
    8.6 社会保障
    9 历史文化
    9.1 相如文化
    9.2 民俗文化
    9.3 名优特产
    10 风景名胜
    10.1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10.2 滨江文化休闲区
    10.3 周子古镇景区
    10.4 龙角山景区
    10.5 花好月圆生态观光动物园
    11 历史名人

    PHP网站源码重庆网站优化软件价格阜新百度关键词包年推广报价庆阳企业网站建设价格邢台百度竞价哪家好营口百度网站优化景德镇网站优化按天扣费报价同乐网站优化推广推荐安庆百度网站优化公司北海seo网站推广烟台百度seo价格张掖百度关键词包年推广公司广东企业网站建设推荐开封至尊标王哪家好延安网站优化推广汕头SEO按天收费报价盐田企业网站建设濮阳网站seo优化价格襄阳至尊标王哪家好吉祥关键词按天计费多少钱柳州至尊标王推荐大运seo排名四平百搜标王推荐十堰外贸网站建设哪家好垦利百度网站优化报价漯河关键词排名哪家好坑梓seo排名推荐营口百度关键词包年推广哪家好庆阳seo优化公司石岩网站seo优化公司龙岗营销网站报价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